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初二作文原创

初二作文原创

更新时间:2023-11-27 10:09:46
初二作文原创

初二作文原创【一】

聊园玉带河。岸植垂柳,畔艺牡丹。

垂柳妖娆弥漫,密荫匝地,时引众多学子树下倚椅而学,而憩,惬意自得。牡丹花妍,雍容曼丽,红似火白似雪,时引无数游人流连花间,不怠不返,自适优雅。

一日,烈日当空。柳树百无聊赖,搭讪离自己最近的一株牡丹:\"喂,牡丹,人都说,红花还得绿叶扶。不过你身虽有叶,终是小叶,便是小扶。况你们现在不是一株,而是一园。大园需大扶,这大扶便是我们柳树兄弟们了。你们应该感激我们才是。\"

牡丹抬起头:\"是吗?不过,我倒不觉得。因为我的一些姊妹们的邻居倒不是你们柳树,而是杨树。它们一样的娇艳,一样的富贵。\"

柳树生气了:\"你不但不感激我,还跟我提杨树。一提杨树,我就生气了。我们柳树和杨树天生是密友。古语就说,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那是多么浪漫温馨的场面……\"

牡丹说道:\"我们本是长安园的种,洛阳园的苗,如今迁至聊园,虽环境瘠化,但我们的富贵本色终是不改。\"

柳树嗤之以鼻:\"啥?富贵本色?我倒要看看,你们能富贵几何?\"说完,柳树拼命地向牡丹生长处扎根,汲取其地养分。

一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柳树很惊诧,牡丹并没有变色。还是那么鲜艳欲滴,惹人注目。

柳树很失望,但又不甘心。它心下祈盼一场暴风雨一举摧残这些自谓富贵的主儿。

烈日炙烤着大地。柳条纹丝不动、无精打采。没几天,暴风雨真的来了。未几,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树上的灰喜鹊又兴奋又惊恐,它飞舞着像个精灵,喳喳着像个逃兵。

柳条劲舞,花枝摇曳。突然一声霹雳震天,柳树被拦腰截断,树头颓落于地,一些枝桠压在牡丹花上。牡丹睁开眼,对着柳树头说:

残花败柳,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半截柳有些得意:\"无妨。我还可以再造一个头。明年的春天,这里还是我们的战场——\"

牡丹微微一笑:\"吾本富贵,卿本温婉,我们天天相守,共傍潋艳湖水,却不能相依相赏,实在生命一大憾事。如今,天命难违,我自去了,后会有期——\"说罢唱道: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心怒放,无心闲愁。

花落成泥叶归根,一生立品,心无他求。

柳树听了,很是赧颜,羞愧地低下了头。

初二作文原创【二】

菠菜和豆腐经过人类的撮合,很快情投意合,成为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味佳肴,被誉为补钙健骨的绝配。一代大侠古龙在大作中将他们描述得秀色可餐、阅之生津:\"有如翡翠白玉一般,清香扑鼻,令人大饱口福\".时间一长,他们俩更是在锅中在水中惺惺相惜,相誓永结同心、白头到老。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许多地区民众的饮食风俗定为鸡蛋、米饭、菠菜炖豆腐,均寓意清清白白、清明可鉴。这些素食也与前一日的\"寒食节\"相调协。有一天,菠菜下锅后,对豆腐说起了悄悄话。\"妹妹,投我以乳白,报之以滑嫩,侬汝交融,馨香四溢,但永以为好也!\"豆腐回唱道:\"沧海月明君有泪,蓝田日暖奴生烟。投我以绿珠,报之以软玉,天地悠悠,愿永以为好也!\"火焰嘶嘶,沸水烈烈,豆腐的话音刚落,扑散着

突然有一天,一些村子里陆续出现了一些年轻人,他们手举红旗,大量散发白色传单,名曰:科普宣讲。他们讲,菠菜不可与豆腐一起吃,因为此菜富含草酸,这种物质会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一种人体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可使人患结石病。大学里来的\"知识份子\",白纸黑色,由不得人不相信。于是很多人忍痛割爱,远离了钟爱的菠菜炖豆腐,代之以\"一清二白\"的白菜炖豆腐等。豆腐另结新欢,菠菜过去偶合的鸡蛋等便常常堂堂了。

至于节日,现在的年轻人对洋节的兴趣明显胜过传统民族节日了。清明节不再扫墓祭祖、悼敬先烈,不再讲究吃鸡蛋、菠菜豆腐,他们更喜欢情人节的玫瑰,平安夜的苹果,以至那看不见只能想象的感恩节的火鸡……这些花果鸡鸡在他们眼里更有色彩和生活,更热烈,更能燃烧他们的情和欲,让他们笑着,躺着,随众追逐着。他们有时也会吃菠菜、豆腐,但更多的是单类菜,如\"麻婆豆腐\"\"火锅菠菜\"等。好在\"菠菜炖豆腐\"在有些乡村地区的餐桌以至有些城市餐馆的食谱中还保留着。而且科学家告诉人们:由于草酸极易溶于水,只需把菠菜在沸水中焯一分钟捞出,即可除去八成草酸。豆腐先炒,再放入焯过的菠菜,吃就没有问题了。

菠菜和豆腐听说后,什么话也没有说,也没有彼此倾诉一度别离的苦痛,只是紧紧地拥在一起,再也不愿意分开……即便还是时常不能在一起,也不会以物喜,以己悲,而是平和着,欣喜着。

清风拂过,秋日天空下的豆荚泛着金黄,冬日田野里的真叶迎风舒展,菠菜和大豆都一片肺腑,知道豆腐妹妹在等着他们呢……

初二作文原创【三】

麻雀和妈妈吵架后不肯回家,老鹰看见了安慰他说:“到我家来吧,不多你一个!”麻雀听了点了点头,住在了老鹰家里,于是老鹰换了一个比以前更大的竹篮上街去买菜,同行的鸽子看见了就好奇的问,老鹰回答说:“多一个人。”

这个故事是说:有些人说话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