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更新时间:2022-10-07 08:14:42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一】

竖放的梯子倒下会伤着人,工作人员于是想到写一个“注意安全”的条幅进行提醒,其办事之细心,固然可嘉;而前来洽谈合作的客户想到的则是“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将安全隐患彻底消灭。

两个人,两种角度,两个不同的方案,孰优孰劣显而易见。为什么后者的方案更容易实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就是因为客户能想到问题之根源。

生活中也一样啊!小到鸡毛蒜皮的寻常小事,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不管是解决什么问题,都得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

教育是一项关涉祖国未来与发展并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事业。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培育出来的学生个个是精英?哪个国家、民族的未来离得开教育?然而,要想教育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精英,实在不容易。或许有人会说,可以向“虎妈”蔡美儿与“狼爸”萧百佑取经,可是,他们的教育方式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吗?那些在棍棒下长大的孩子,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吗?没有幸福的童年,何来幸福的人生?而一个人如果连幸福感也没有,那再大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要想让新一代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作为家长,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灵教育。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将一名用泥块砸同学的学生引上了宽容、友善的道路;理学大师程颢、程颐的母亲侯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注意对兄弟二人悉心指导,既严格,又充满了温情与关爱。可以说,宽严有度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方式,值得推崇!

教育是个人问题,而涉及社会风气的净化问题,更要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

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近几年来,我们的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以至于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见死要不要救等问题,竟然成为了国人议论的焦点。请问像北大校长在微博上发布的“撑腰体”类思想言论能解决问题吗?难道老人摔倒了一定要北大人去扶啊?这种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需要加强执法部门的办事效率,更需要司法部门能够做到依法办事、秉公执法。

不要一味埋怨孩子不争气,不成材,首先要考虑的是教育方法是否出了问题;更不要只顾着抱怨社会风气败坏,首先要反思的是方针政策是否有问题。

梯子倒了会伤着人,我想问,是该让过往的众人注意还是放梯子的人注意?非常显然,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要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二】

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是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奇怪的是***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人为他送行。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这个世界,应当有这样一把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苛责自我,宽厚待人,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人间终会洒满阳光,洒满爱。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三】

如果没有差异,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会过得平淡无味;如果没有差异,我们的内心世界将会感到孤寂,如果没有差异,世界将停在原地,不会向前发展。高考满分

花儿并不是只有一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才显得缤纷,动物并不是只有一种,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才显得欢腾;我们的衣服并不是只有一种样式,人类也并不是只有黄种人。

在这个世界中不会存在相同的人,相同的事,相同的物,相同的景象。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为科技的强大功能而欣喜;对于天文学家来说,他更关注手机对人文情怀的改变。他们没有是与非,只有视角的不同。

在这个世界,万物相同是相对的,差异是绝对的。

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太阳也并非是我们昨天看到的那一轮,它总会有变化,它总会存在着差异。今天跟昨天相比,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发生着改变,今天与昨天的自己存在着差异。差异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一种存在,如果没有差异,世间将会是一片死寂,如果没有差异,我们的生活将枯燥无味;如果没有差异,我们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唯有存在差异,我们的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

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想法、态度、做法都有差异,就因为这些差异,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才会不断前进发展,才能导致新事物、新科技的产生,才能让社会越来越完美。世界越来越完美,生活才会越来越幸福。

在前不久,网上传转着这样一句话:“元芳,你怎么看?”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有这样一句人人皆知的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好像南方人非常期待下雪,因为南方很少下雪,而北方人却不想下雪,因为下雪会对农作物造成灭顶之灾。在春旱的时候,农民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老天下一点雨,因为农作物需要雨露滋润;而对于春游的人们来说,却希望天天春风和煦,阳光灿烂,因为这样的天气更是游玩的好时机。

不难想象,如果千人一面,人类生活将是多么没有意思,如果万物同形,大千世界将是多么黯淡无色。我们认识并理解差异,我们更要尊重差异。尊重差异就是尊重个性。尊重个性,就是热爱社会,就是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四】

前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虎妈”、“鹰爸”事件想必仍记忆犹新。他们培养出的孩子各个品学兼优,才华横溢,教育方式引来一批人追捧。但冷静思考之,才发现这不过是教育的“懒政”。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虎妈鹰爸们却把孩子们当成了他们达到某种目标的工具;制定各种高强度的学习方案,规定凌晨5点起床、晚上12点才睡觉的严苛作息,成绩必须得到全优……但试问,这些孩子了一摞高过自己的证书,他们的童年还剩什么呢?

漫画向我们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一种是分分必争纯粹以分数至上为目标,另一种却是注重于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为后者击节叫好!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故父母要担当起人生导师的责任,在孩子的人生各方面为他们点亮明灯。而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成绩优异生,成为自己口中骄傲的谈资。这种父母无疑是自私的,无疑是最懒怠、最没有用心关注孩子成长的。

千年的儒家文化为何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想那便是孔老夫子的那一句“因材施教”化为春风沐阳,化为每个人心田里的一丝希望。孔子弟子三千,情形各异的人不胜枚举,但他却能以谆谆教诲培育出无数优秀的后辈。反观某些家长,抱怨自己孩子难管,将孩子的失误责任推向学校、老师,不免过于失职。三千弟子都能成长有素,何况一个孩子呢?

再者,教育绝不能粗暴行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是教育应有的生态。家长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拒绝往规则、制度里框住孩子,要灵活变通,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讲求“精准教育”,也不要在语言上抱怨责备孩子,恶语伤人三分寒,暖语人间四月天。多给予他们鼓励、支持,不但要善于做一个“批判者”,也要善于做一个“建设者”。

成长的塑造不单是由学识堆砌而成的。无知肤浅如“北大炫证女”,凭自己聪慧头脑与努力在大学内考过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证件,但目的却是将证件铺在床上显示自己很有本事的照片,来哗众取宠,夺人眼球。你能说这是教育的成功范例吗?过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已使他们迷失方向,让原本纯洁的心染上了“利欲色彩”。所以,父母更多的应该让孩子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为那些公序良俗远比冷冰冰的知识重要。

莫让孩子成为机器,让他们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深入社会的人。莫让“懒政”使孩子走向深渊!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五】

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但是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

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注重GDP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是不能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六】

为什么我们非要片刻不息,马不停蹄地登顶呢?难道最终的结果就那么重要,山顶也不过“云海茫茫,群山隐约”罢了。

其实,人生很多时候不妨淡然一些,淡然是一种恬适的心态、一种忘怀的境界、一种优雅的姿态。人生因为淡然而美丽,因为淡然而从容。

苏轼才高八斗,文采出众,很早就名满京师,可谓少年得志。那时的他意气洋洋,前途无量。但是仕途的倾轧、官场的黑暗,打断了他的功名之路。乌台诗案后,他被一贬再贬谪,从繁华京都到蛮荒之地,从众人仰望的大才子到待罪的犯人,这其中的落差该有多大。所幸,苏东坡没有沉沦,他在命运的浮沉之中感悟到了山水之美,人生大道。忧患离乱让他学会从容平淡,“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他的天赋才情在命运的急剧转弯中得以尽情释放,“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淡然之间,苏东坡得到了人生最美的收获。如果他在仕途受挫后,心有不甘,也许历史就少了一位如此可爱,如此伟大的文学家吧。

处世淡然,能够让人正确看待成败得失,拥有从容、理性的姿态,让生命之花芬芳美丽。

李斯,原本是楚国一小吏,他才高齐天谋深如海,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不朽功勋,可谓功业有成。但是他却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贪图名利,不懂进退之道,结果为赵高所忌,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可谓悲矣!如果他能够对名利看得淡一些,透一些,也许就能避开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得以善终吧。

当世社会也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处处钻营,削尖脑袋往上爬,一心想要成为人上人,为此,他们无心顾及自己的家庭,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疏远与朋友的联系,他们表门面风光,其实内心沧桑。甚至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踩踏了道德法律底线,受到法律的惩罚。等到后悔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哎!要想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凡是看得开一点,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心平气和,不为外物所惑。

人生在世,名利如过眼云烟,如其匆匆赶路,错过太阳,错过星星,不如缓步徐行,感悟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喜悦与幸福。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淡然上路,我们才能且行且歌,看遍风景万千。

人生最美是淡然。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七】

近20年福建高考作文范文【八】

假期里,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参观久闻大名的福建漳州土楼。车子行驶在变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两边山峦重重,水道弯弯,绿树成荫,鲜花簇簇。一路上,随处可见丰收的香蕉林。路真长啊,足足开了三个小时,我急切盼望快点到达土楼。

福建省漳州南靖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我怀着无比的好奇心下了车,当我看到眼前的一群群建筑物,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顿时,我惊呆了,过了一会儿,这才明白,这就是土楼。它是由一个方形,一个椭圆形,三个圆形,五座伟大的土楼组合而成,看上去气势磅礴,令人震撼,被称作“四菜一汤”。从外面看,它是由黄土,黑瓦彻成,构造简单又奇特,听导游说,一幢土楼由一个家族住在一起......我们参观完此处便继续游玩。我们来到了一座可以与比萨斜塔比较的土楼,它就是号称“东歪西倒楼”的裕昌楼。这幢土楼的外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裕昌楼依山而建,小路上,一块块光滑的小鹅卵石铺在小路上,色彩明亮的石阶小径掩映在果树的绿荫之中,穿伸在错落有致的楼房之间。

进入土楼,我发现,从第三层开始木柱便开始有规律地从左向右倾斜,从第四层开始反方向倾斜,但是既便如此,从一楼到顶楼,最底层的木柱和顶层的木柱,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真是太奇妙了,让我一饱眼福。

参观完土楼,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赞叹古代人民的智慧,土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中华古建筑的一朵奇葩,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