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十大励志人物)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十大励志人物)

更新时间:2024-01-10 16:17:38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十大励志人物)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一】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二】

:让每一个人感动的内容都各不相同。比如说可能2002年对我来说就是,那年孩子自己睡了,4岁多,自己睡了。我突然觉得,哎哟,特感动,我一感动有时候会起鸡皮疙瘩。但平常好像人们不太敢用感动这样的词了,觉得挺酸或者怎么着,其实前两天在报纸上看见一个标题,挺像一个问号,它说你有多久没被感动过了。其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心好久没被感动,就像花好久没被浇过水。我觉得挺代表我对感动的理解的。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三】

一天,我在网上看见感动中国人物的新闻,其中我觉得高淑珍这位人物的故事十分令人敬佩,当时我的心情很激动,我真想象不到当时的情景,是多么壮观。

高淑珍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的孩子,却从来未收过一分钱,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每个人的精力有限,随着时间的过去,人慢慢变老,体力也大大比不上以前,加上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艰难,她总是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生活过得好一些。

多么令人惊讶,很多人都会收养孩子,但是高淑珍不是几个,而是近百名的残疾儿童,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这些儿童不但不能帮忙,还要人照顾,看得出她很辛苦。在生活中,我收养过一只猫,它以前的主人觉得没用,把它赶走,我见这只猫这么可怜,样子又不丑,就把它带回家,给它东西吃,给地方它住,只要它还活着一天,我都会继续养它,绝对不会抛弃它。

高淑珍真是个乐于助人的人,跟她相比我真是远远也不够,她不求回报。明知道是有病的小孩,明知道自己会很辛苦,明知道不会有钱,但她还是毫不犹豫的收养这些儿童,一个下来,开支一大笔。高淑珍的行动和精神值得我向她学习。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四】

:很多人特别惊讶的是,感动中国这样一个节目居然颁奖,不是领导不是名人,而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一转眼15年前颁奖的这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大学毕业了。

15年间,不止小朋友脱胎换骨。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今年的《感动中国》,多处加入了最先进的虚拟技术。虚实结合,视觉效果更加震撼。然而,舞台上最重要的元素始终未变。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五】

(二)

看完感动事迹,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感动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强烈的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每一份颁奖词都是那样的振奋人心,每一个人后面都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它们深深的震撼我的心灵,刺激着我的神经。在观看的过程中,有多次流泪,他们当中的有些事迹是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们做到了,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超强的能力,而是他们有一颗坚强和执着的心!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是那样的普通,但他们用平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成就了伟大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电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时的我们虽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是个让中国人感动的人。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六】

(二)

爱是什么?爱是给工作一天的妈妈端上一杯热水,爱是给爸爸捏捏肩膀,可是下面这两位人物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爱。

陈斌强叔叔是一名中学的语文老师,他的妈妈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所以他作出了这样一个决定:要用小时候妈妈背他的布带背着妈妈!说到做到,他用那根布带紧紧地和妈妈系在了一起,就这样,陈斌强叔叔一直背着他的妈妈,照顾妈妈,管着妈妈的吃喝拉撒,他的学生也在日记里写道:您是一位平凡的教师,但您永不平凡的行动去表达了您的`爱。在课上,前排的同学闻到陈老师身上有一股味,陈老师说:“你们怕脏吗?”一位同学说:“不怕,因为那是爱的味道!”

何玥是一名小学生,小学毕业时她患了脑癌,可是她依然有勇气去面对惨痛的现实。医生和何玥爸爸妈妈谈话时,何玥无意中听到了自己还能存活三个月,就主动提出去世之后要捐献自己的器官。开始爸爸不同意,最后爸爸终于被她说服了。这是一个悲伤又极其感人的结果,在被救助的三个人的身体里,依然保留着何玥的希望,她用自己的大爱挽救了三个年轻的生命!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孩子往往不能像父母那样,但是陈斌强做到了,他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自己的母亲,从不厌倦。何玥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别人,像天使一样,给了别人生的希望。从这两个故事里,我体会到爱是无穷的,爱是金钱买不到的,我知道了要多帮助别人,做到心中有他人,多关心别人。

适合高考作文的感动中国人物【七】

央视活动《感动中国》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从2002年到2016年,150多位感动中国的代表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可能不能清楚地记住这15年来曾让我们落泪的每一个人,但是每次提起他们的事迹,依旧心存温暖。

15年了,当年那个颁奖的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小女孩都已经大学毕业了,至今颁奖的一直是八九岁的小孩,没有领导、没有时尚,没有名流。15年了,每年颁奖晚会台上的主持人一直是敬一丹和白岩松,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们这样的组合,他们也就这么一直主持着。

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地说:“我还挺喜欢这个节目的,但是事实上退休后我做主持不会比原来更好,我也希望早日能给白岩松找一个新搭档。但是白岩松打趣说,如果我不主持,他也不主持了。可能一时还没选到更合适的搭档吧。”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这十五年来白岩松服装的样式都基本没有改变。两位知名主持一定是在坚持着什么。

“用感动去衡量,真正的标准突然变得平等”

15年来,《感动中国》一直坚持着两样东西:一是一定要讲一个好故事,二是一直用人性最闪光的标准去衡量。

对敬一丹、白岩松这两位主持人而言,与15年间的150多位获奖人物对话交流,在台上近距离看他们领奖时,几乎都泪目了。回忆这些曾感动中国的人物,让白岩松挑几个最感动他的人和事,他却说:“这一点儿都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感动中国的人物代表着生活的不同层面,都在从不同的层面感动着我们。”当然,最感动白岩松的,还是身边那些最普通的人。白岩松对笔者说:“用感动这个标准去衡量人物的'时候,官职、财富、地位、地域都消失掉了,真正的评价标准突然变得平等。这种平等就是人性中最闪光、最美好的东西。很多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在人性层面还是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所以我觉得每年这种感动是持续的,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敬一丹谈起这15年来感动中国带给她的感动,总结了两类:一类感动是瞬间壮举,一类感动是经年累月。她拿今年来举例:“从火场救人、使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却几乎被烧成‘炭人’的王锋,虽说是瞬间壮举,但是背后一定有原因。而经年累月给人带来的感动看似平常,仔细想想却是常人很难做到。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就可贵在他年轻,很执着地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给了农村。”现在,敬一丹更关注的是秦玥飞正在做的事儿,“这让人感到一种未来感,原来他是一个人去当村官,现在他是和一群年轻人去做,特别有出息,特别有中国味道。2004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去贵州支教的。当年他在获奖者里最年轻,给我一种感受就是未来感。”

敬一丹还表示,她对有风骨的人充满敬意。所谓风骨,不仅仅是善良,同时还是有勇气、有智慧、有担当的人。比如最初感动中国中敢于揭开股市黑幕的刘姝威,敢于救助艾滋病人的高耀洁,都是非常有风骨的人。

150位感动中国人物现在怎么样了,相信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事儿。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是一个公共资源,不一定这个节目组去承担所有的事情。如果其他媒体甚至自媒体愿意关注当年那些感动人物,那就去做吧,我们自己也会去关注的。”至今,敬一丹和徐本禹还经常保持联系。徐本禹从一个大山深处孤独的志愿者到现在变成了一个志愿团体的组织者,在湖北省团省委专门做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工作。

“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当被问及最近的一次感动,白岩松坦言,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很多感动,就是来自很平凡的事情。比如一项工作,团队做到一半被叫停了,也许大家有抱怨,但说上两句后马上投身新的工作,继续合作、相视一笑,就是一种感动。再如老朋友、老同学之间的聚会,当大家突然意识到一转眼已经毕业快三十年了,但是人们之间的情谊逐渐加深,这也会让人感动。“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敬一丹最近的一次感动恰恰和《感动中国》有关。前两天,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伟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由多幅照片组成的视频,所配文字写着:看到第几幅你会流泪呢?敬一丹打开这个视频后,从第一、第二幅照片后就一直在流泪。“我总会和刘伟在朋友圈里相遇,也在关注着刘伟的关注。”

《感动中国》每年评出10位人物,那些曾被提名但最终没有走上舞台的人物也依旧感动过我们。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没有落选,只有入选。它毕竟是个电视节目,有节目时长、舞台大小的控制,每年的十个人物只是代表。我们每个人一年365天,也许在某一天也悄悄做着感动别人的事儿,那么你能说你落选了吗?没有!我觉得我们每天都能够比自己的昨天做得更好。”

“讲个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还是不变的好”

15年过去了,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人们习惯了拿“变化”去衡量很多东西,《感动中国》中的一些“不变”也会让一些人觉得不适应。不少网友都觉得《感动中国》的人选不外乎那么几种:乡村教师、舍己救人、大科学家,再配一个少数民族。

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中国的饮食每年都有那么几种突然火了,比如那年的河南烩面,比如去年流行的潮汕牛肉火锅。每年都会有一股热潮,但是你会发现真正长久的东西还是大米白面、白菜豆腐,它们一直就在你的身边。作为《感动中国》这样的平台,评选人物要考虑到很多的方面,要搜集到方方面面感人的力量。这样也更均衡,否则是另一种不公平。当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里,恰恰需要的还是不变的东西。15年来评选的标准不能变,也许有一天也会有一位IT业人士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甚至机器人说不定有一天也会给我们某种感动,这些都不重要,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他们背后人和人性的东西。中国的变化也是为了有一天再没有这么多的变化。因此对于感动中国,我们对追逐时代的热潮一直比较警惕。这个节目有的方面好像在不断地更新,舞台稍微大一点,技术稍微先进一点。但是讲一个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还是不变的好。”

敬一丹说:“刚刚创办《感动中国》时,有一种又模糊又清晰的感觉,意识到它是一种社会向善的需求,于是应运而生。虽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观众看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就会觉得这是一档有洗礼感、让人有信心的节目,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15年以后,《感动中国》已经不像一开始似的探讨它的意义了,恰恰是这15年来它获得的美誉和被人们需要,才是它真正的意义。”敬一丹退休后,不再主持焦点访谈,却还在主持《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她觉得中国还需要这种“有力量感的、扩大善的”节目。

白岩松说:“《感动中国》这个团队一直饱有一种警惕,就是从不指望这个节目给中国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做这个节目,仅仅是因为自己被打动了。但是当15年前《感动中国》第一届颁奖晚会播出的时候,一下子就火了,出乎整个团队的意料。15年过去了,经历了前几年的大红大紫,《感动中国》终于回到了它本该有的位置,回到了‘大米白面、白菜豆腐’。它可能不是每一年的热潮,但是它始终会陪伴你。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感动中国》对中国的意义,就是人们慢慢知道,感动是一种力量。感动在人们之间传递,它是由一粒种子,悄悄地蔓延,生长成一颗树,慢慢地变成一片林子,最后变成整个森林的过程。木、林、森,就是《感动中国》这15年带给中国的。”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只有几小时就落幕了,但是它所触碰的人性的内核不会结束,依然闪耀着感动的力量。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