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浮生若梦记叙文作文初三800字(从未走远记叙文作文800字初三)

浮生若梦记叙文作文初三800字(从未走远记叙文作文800字初三)

更新时间:2023-04-07 10:28:32
浮生若梦记叙文作文初三800字(从未走远记叙文作文800字初三)

浮生若梦记叙文作文初三800字【一】

《浮生六记》或许有我、有很多人想要的东西,特别是男人。芸娘不易做来,来世的事,会不会有人提前拒绝?这也没什么不好。

一、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坦诚直爽,体恤关爱的夫妻真情。

二、勤俭淳朴,善处忧患;布衣菜食,可乐终身的简朴生活。

三、淡薄名利,与世无争;恬淡自适,知足常乐的旷达胸怀。

四、逆境逢生,善解人意;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所谓情投意合,所谓举案齐眉,闺房里的旧事,果真如文字渲染中的美好?

“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林语堂说芸娘是文学史上第一可爱的女人,也难怪有人对我说“芸娘不好当”。

不好当,感染气息总是好的。人的一生,会遇见多少不期的人和事。比如某个人,起初对他的了解是空白的,如今,隔岸观火,只见得烟雾,近不得身。探多了,还被染指“好奇”。好奇有什么不好呢,又不是专为觅你隐私而去,不准,我也不会兴叹,懊恼、惆怅之后,不作罢又能如何?

当时,遇见他,却是每日一点一点的收紧,又一点一点的诱惑,终成为其囊中之物。若是锦囊也罢,就怕是一塑料袋,毫无透气性,窒息而亡。亡也无畏惧,就是时间一长,不亡,大脑因缺氧,真真地成了整神经。

这已然消磨掉的四十年华年,都积攒了些什么?都沉淀下了一些什么?

那日的工作没有如期完成。好似学生交卷一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直面。读书、听音乐可以让人安静。前日下载的歌胡乱的,看来要重新来过。其实我的耳朵不能塞耳机,长时间的听音乐,听力已经严重不行了。电脑播放上班时间是要顾及的,只能委屈自己的耳朵。读书却是随时都可以的,心又焦着事情,也没读几个字进去。敲打键盘估计是最安全的,身边的同事已经习惯我敲打键盘都不来搅我,否则,会遭辣脾气。

宝玉和黛玉在花树下读《西厢记》,两个人的相约,无声,其香也是久远的。斯人想必欢喜这样的性情。芸娘与君亦如此,读书议文忆事怀情。好景总是不长。好歹也有过。

“与君不曾半日赋闲,纵然安排那样的时刻,想听君一席言,想与君谈古,君却移情别意,不予理睬我的缠绵。其实,女人的想念不全是肌肤之间的相亲,两情,默默,或言,或什么都不做,静下来的安逸,才是最宝贵的珍藏。”那日的日志,如今读来,依然动己心弦。

被人忽视的细节,又或许是他人刻意湮灭的细节,只能说明我与君心未能息息相通。又如何的相惜,相亲,相爱呢?

读六记作什么呢?囫囵留下的痕迹,惹得疑惑团团生。芸娘为何与君生离死别?死别是命运里的事情。生离,该是宿命了。世有才情的女子多是坎坷的命运,如此,我还是做个不读书不识字不作文的女人的好,平淡的肉身,至少苟且的时间长些。长些又有何为?心灵的枯萎和灵魂的走失,空留肉身,有何意?横竖左右,一个“难”,何以了得?

芸娘是一切男人梦想的女人。也难怪君之前说那话了。我不是君梦想的女子,梦得太迟也没什么,就怕不曾梦过。也不会去刻意努力做芸娘式样的女子,我本是我,为了人,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也不是我的作为,君怕更是不喜欢的了。

“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果真有这样的闲情,那真是只有人间桃源有。十丈红尘,哪许人心如此得闲。纵然半日,若真能放下世间事,与君同看花也不失来人世一遭。

小闲情,小矫情的心致偶尔歇在眉间心上,如品茶般,万般赋闲之后方解其中味。何况,同与佳人往?不多,不多,时日不多也。

沈复是一个喜小饮之人。诚然,梅花盒的发明尽显芸娘灵心巧手,只要动了情用了心,任何一个女人都可以对心爱的男人做出绝色的美味,腾出浪漫的氛围。

我是喜花的。入冬以来,只有铜钱草还在努力地为我绿着。秋时采回来的野菊早已枯萎,花粉落在玻璃桌上,并不去擦,那是野香之骨呢。每每受夫责备,指责我不擦去,脏了桌子,我并不理会,一意孤行让那些黄色的花粉留在那里。再晚些日,我是要搬回水仙过冬的。再说,去年的风信子已经发芽了,春来,想必会开出紫色的花。养了三年的风信子,大蒜一样的,花谢之后留得蒜果,入冬之后植入土种,还是年年复活,春来开会。我的小闲情,不精致,这些许年一直在续着。

芸娘收集断简残编。每日,我写闲字断章。不过,芸娘有君相佐。我是孤单一人的。

芸对名利看得很淡,生活无论富足落魄,都从未鼓励沈复读书做官。这么地,我突然明白了那日君为何莫名的吼我了。君想做理想中人,无奈身在红尘中。但“理想”是关不住的,很幸运,我愿意做君“理想”的桑田。不晓得,我又多情了没有。

“沈复何其有幸,娶了这样一位贤惠体贴又兰质蕙心的妻子。同样,陈芸也何其有幸,嫁给了沈复,从此拥有一位志趣相投又患难与共的丈夫。”

于厮,我错过今生。余下的日子,也只能隔着江水、隔着屏幕相望。时间长了,还不晓得谁先厌了谁——君,终是不欢喜我接近你、探究你,好奇你的。

芸娘之夫是真大夫。比起陆游和唐婉,我情愿不要那“红酥手”,纵然长年卧病,也要不离不弃。所谓相濡以沫,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浮生若梦记叙文作文初三800字【二】

《浮生六记》中,有一个人不容忽视,那就是芸娘的丈夫,本书作者沈复。

他的这本自传体散文集,读起来真实自然,清逸脱俗。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一份他对爱妻的深深怀念与依依不舍。每一句话虽看似漫不经心,却实属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徜徉于这样的文字里,仿佛陶醉于鸟语花香的清晨,空气里满溢着淡淡的幽香与清新,令人神清气爽、心情怡然。又如漫步于软软的沙滩,和着习习的海风,阵阵的涛声,尘世的所有痛苦纠缠皆烟消云散,转眼无踪。

观其人,定是风流潇洒,落拓不羁,重情重义,淡泊随性。其一生,犹如闲云野鹤,天马行空,自在逍遥。

芸娘,本一个普通的贫寒之女,遇见他,生命从此便不再苍白无华,孤寂落寞,而是风生水起,多姿多彩;遇见他,她活成一株香气馥郁的玫瑰,只此一生,都为他释放她的芬芳与活力。

即使,仅仅二十三载,也终究成全了一个女人心中最美的青春与爱情。她,因他而美丽,更因他而可爱!

走近《浮生六记》,走近沈复,让我们一起聆听他的陈年往事与切切深情…

那年他青涩,她纯真。

闻听她的美丽与颖慧,他的心中便深深印下她的名字——芸娘。

初见,伊人 “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 , 从此,心有所属,非她不娶!

青梅竹马的日子,云淡风轻,情意融融。忘不了,她的心灵手巧,一双精美别致的绣鞋,无不透射她的巧思与独特。一粥之赠,暖意萦怀,令他再也无法忘记她的温柔与善良。

或许,当时他会在心中默默承诺:将用全部的生命,爱她,护她,不离不弃!

那年,他迎娶,她出嫁。

她粉面桃花,默默静坐。他挽起她温润的手,深情凝视;她含羞低首,不敢对望。那一刻,一种情愫慢慢滋长,牵动两颗爱慕的心。

婚后,她中规中矩,对他谦恭有礼。而他,言语调侃间,皆是为逗她开心。慢慢的,她不再胆怯,不再沉默,她开始玩笑,开始滔滔不绝,与他谈诗论赋,与他把酒言欢。

他是光,是水,是沃土,为她生命注入最基本的养分与滋润。如果,没了他,她定会花颜失色,早早枯萎凋零,化为一粒微尘,终归于沉寂。

于是,她期盼朝朝暮暮,与之相伴。一枚印章,刻上“愿生生世世为夫妇”;一幅月老图,早晚祈祷,愿来生再续前缘!此情此心,天地可鉴!有了他,她终于美丽绽放!有了他,她活出真正的自我!

那年,他搜寻名胜,她如影随形。

沧浪亭旁,赏月观花,吟诗作赋;夜观花照,女扮男装,尽显风流;太湖池畔,三人对饮,人生几何?山野闲居,种菊垂钓,其情怡然。生命里,有了他,她不再孤寂。

她是女人,很多时候,须操持家务,照顾老少。即使不能随行,他所到之处,所见所感,都会与她一一详述,一一分享。皆因为,他的眼里,都是她的身影。即使偶尔分离,也不会阻隔彼此牵挂的心。

那年,他赋闲在家,她相依相伴。

插花叠石,吟诗作画;赌书泼茶,红袖添香。 他细心指点,她心领神会。他以文会友,她以钗当酒。他直爽坦诚,她豪气云天。

他的爱,把她点化成金。他的温情,如春风化雨,将她点点润泽,盛开成她自己的模样。

他贫困潦倒,她从未抱怨。即使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即使命运多舛,也心甘情愿。只因为,这里有他。就算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心心念念的,还是他的生计冷暖。

人生中,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前尘往事,都在爱人离去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那一夜,他不舍,痴痴守候,等着与她的魂魄相聚。只可惜,天人永隔,终不如人愿。

他,没了她,就真的丢了自己。从此,浪迹天涯,如缥缈孤鸿,形单影只。

他曾放纵过,只因为那个人太像她。然而,他不会再爱上任何人。他的心,早已追随她的魂魄,一路走远!

浮生若梦记叙文作文初三800字【三】

这是一部纪录片,汇集了世界各地人们的一天。

新生的婴儿,新生的长颈鹿。

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韩国人说,这是我在外面的第9年53天。

女人的身上挂满了血袋,八九岁顽皮的儿子在床上乱蹦,爸爸拿着录像机叫儿子不要调皮,不要打扰妈妈睡觉。卧床的女人睁开眼笑了。

女人问男人,你怕什么。

男人笑了笑,说我什么也不怕了。那时,我害怕你得癌症。但你得了。后来我害怕你的病症会复发,可复发了。所以,我现在没什么好怕的了。

在街头擦皮鞋的小男孩说,我会挣到很多很多的钱。有一次我一天挣了50索呢。小男孩跑回家,拿出简易的学习机说,这是我最爱的东西。里面有历史、科学、艺术,它是一个百科全书。坐在路边的他被问你爱什么时,男孩说我爱我的爸爸,他给我吃的给我穿的,他爱我胜过他的工作。

孤身前往迪拜挣钱养家的男人说,我在迪拜,我是一个园丁,我很幸福。他坐在简陋的屋子里,从塑料袋里倒出黄黄的酱,和米饭和着吃。他说,这里可以挣得多一些,我要把钱寄回,给我的孩子。

从一只羊的头顶打两枪,羊瘫倒在地上。人们掉困在它嘴上的粗绳,一把刀从喉咙划下,鲜血满地。

女孩在森林里,对着镜头说,我喜欢mamihlapinatapai这个词--这种语言已经废弃了。但我觉得它的意思很美,它是指两方都想行动,但两方都不想先行动。可能是两个部落首领,都想和平相处但都不采取行动。或者是聚会上两个人都想接近对方,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最后,一天就要结束。女孩在阴暗的车里说“我工作了一整天,我一整天都在期待会发生些有趣的值得纪念的事,然后把它拍到这个视频里,来告诉世界,普通人的生活里也有意思的事情。但其实今天什么也没发生,我想让人们知道我在这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过着普通的生活。不够有趣。但我想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但今天尽管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但今晚,我还是感觉到有一些事情发生了。

生活就是这么杂乱的。而我所在的这个角落,这一刻是多么小的一部分啊。它只属于我,可以幸福可以忧伤,可以风起云涌,也可以恬淡清丽。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是美的。就像那个女孩说的,尽管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我还是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

悄然之间,你我就在一日日的洗刷下改变。世界也一样。

浮生若梦记叙文作文初三800字【四】

记起几天前相似的画面,随手点开360,检查了下电脑,发现酷狗酷我和百度音乐都成了不常用软件,建议卸载。我是清楚记得的,很长一段时间打开电脑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听歌。我是太忙了,还是太懒了?想想也确实有一年多不听歌,至于唱,就更加的无从记起。原来有时候真的是有可能因为一些事而忘记另一些事的。不得不承认,人一旦走到了人生的拐点,也只有试着去做点什么,才能真的有可能做到点什么。至于是逆流而上,还是顺势而下,已经不再重要了。

这一年,确实是改变了很多的,人事物。远的近的,不远不近的,各自在忙,各自奋斗,少有交集。彼时相谈甚欢的哥们,荣幸的能遇见那么两三次,无缘的也只是徒然在多年不见里加多一年。归家的次数,也愈发变得少了。

过年回家,已是除夕晚了。想着在空余时间里,发几条拜年短信,却无比惨痛的发现,连原本幸存下来的楼上的信号都没了。而目之所及,已经变成望不到顶的高楼。近几年大普宁大占陇兴起了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大批有故事的低矮楼房在布鲁斯特同僚们的挖掘机下沦陷,最终变成了十几层高楼。我是极不喜欢自家楼房被改建的,有朋友曾问我,改建挺好的,为什么不喜欢。其实不单单因为我生于斯张于斯。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一旦楼房改建,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很难再有机会能在楼顶拾柴烧炭煮水烹茶了,很难能有那种随便在地板上倒些沙土,便养起一方碧绿的日子,也很难再有机会能在某个热得发狂的夜晚,上楼随处那么一躺,便可以和星星月亮蚊子小强同眠。我是个坚持自我而捎带感性的人,不会为了大多数人眼中的舒适而放弃固有的快意。

今年春节,着实太过匆匆了,回想起来,最有代表性的两件事,竟然只是大年初一中午和小弟在村里篮球场打的.5场单挑,以及初三晚上在村里未名池扔了一个多钟的小雷公炮仗和鱼雷。其他的就是冲茶喝茶聊天,懒得不愿意踏出家门。几天后便又离开了,倏忽得可怕,年前想好的这这那那也在茶余饭后间慢慢退变为下次下次,唯留些许祝愿,给未曾拜会的诸位,但愿他乡异地的都能过得很好。

昨晚老哥的一句话,让我伤感许久,只有父母亲健在的家乡,才是真正的家乡。今天你家中年迈的父母依然健在,便是归家最大的快乐。何况他们仍在为你打拼,这就是你必须发奋的理由。

印象中的奶奶,是远没有爷爷喜欢的,偏偏人是个多情的物种,夜阑人静处,越往深处想,就越发能勾起点什么,便也越发觉得有了什么。每次回家,看到早已清空的一阁,心里便五味杂陈。我知道,去年端午我没有及时回到,会是我毕生的遗憾。在某个瞬间,我恍然悟到,古往今来特立独行而自成一派的潮汕人,两千年来孜孜不倦于大金元宝清香蜡烛架构出来的另一个世界,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寄放漂泊四方的期许与思念而已。

回广州前,我郑重的收好了母亲封上红布的香火,以及北极真武大帝的灵符。然后回到的第一时间,便虔诚地贴在了墙上。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没赶在年尾写一篇祭奠下逝去的,就姑且在年头写几句展望下未来。春节里耳闻目见的很多人希望在猴年生个猴宝宝,便真诚的祝福他们得偿所愿。人还是要朝前看的,时光只估摸了人前行的跨度,路程却只有靠自己去丈量,很多时候,即便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也还是能做自己能做的。

此刻,我占据着1.5乘1.5平方米的地方,头顶是规则的四排日光灯,一排烟雾报警器,而正前方,是一个监控摄像头。靠着这一隅之地,我攫取了足以温饱的食量。刚泡的一大杯茶,也在绿色的挡板前,不断升腾着浓得发白的热气,氤氲着袅娜向上,又缓缓归于虚无。我狠狠地喝了一大口,一下子精神了许多,果然这世界,唯茶与人不能辜负。

浮生若梦记叙文作文初三800字【五】

看了一部《浮生一日》,讲述了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根据192国的4500小时视频剪辑而成。这个纪录片按照时间顺序从凌晨三点开始到深夜结束,同时也按照新生到没落展开。

早上的生活无非是早起赶集,祷告,洗漱,早饭,上班。

而在早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家里,有位单身父亲正在照顾着自己的儿子,看得出,他带孩子还是很辛苦,很吃力,也不是很会做家务,但是特别让人动容的是,他会拉着孩子在自己的亡妻相前烧香,这种爱意让人很是难忘。当然,也有一位父亲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自己十五岁的孩子第一次刮胡子的场景,在父亲的指导下,虽然儿子还是刮破了点皮,但是还是顺利完成了。一种父爱油然而生,突然觉得,中国的父亲大抵不会如此吧。中国的父亲们大多深沉内敛,不愿意融入儿女们的生活,更不会指导孩子刮胡子这种小事。。。

期间有太多让人动容的片段,有一个做了大型心脏手术的病人在床上很认真的感谢大家对他的照顾,让他能够重获新生,也许只有这种经历了生死的人才知道生命多么的可贵。提到新生,母亲肯定是最激动的人,也是最辛苦的人,但是妈妈们都不辞辛劳的照顾着小生命,即使这孩子很淘气,但是妈妈都会充满爱意的注视着自己的宝宝,并且自豪的对别人说,你看这孩子,多像我,简直就是另一个我。

生命的意义从诞生之日开始得以延展,一位环游世界的韩国人告诉我们他的,190国的骑行,被撞6次,手术五次的经历,让他戏谑地说,不会开车的人太多。但是在他心里,最大的梦想居然是南北朝鲜统一,这是个有着民族意识的伟大的人。当然还有个擦鞋匠小朋友,他丝毫都没有感受到生活的辛苦与劳累,反倒他从劳动中自得其乐,并且活在爱的世界里,他赞扬他的爸爸非常爱他,给他照顾多于他自己的工作,而且,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拿出他的所谓的笔记本电脑,说这是个大图书馆,里面有他想要的所有知识。真是觉得幸福感与经济条件的关系不是那么直接,幸福就是一种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和追求度而已,心里觉得幸福,那么就没有人能够剥夺你的幸福。

贯穿始终的有一个患癌症的母亲,她平静的面对生活,她的儿子似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她还在教育着自己的`孩子,最难得是她的爱人,用一颗平常心爱着自己的妻子,用最单纯的爱去给她温暖,让她尽可能的快乐和幸福。

这部片子中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现在口袋里有什么?第二个,最喜欢什么?第三个,最害怕什么?大部分人都说自己喜欢生活,而有些人说自己害怕失去物质,害怕某种精神,或者害怕失去某种地位。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大家点燃了孔明灯,看得出每个人都向往着光明和美好,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慢慢升上去的光亮,也都悄悄地许下愿望,守候梦想。其实,大家都是向好的,只不过行走的道路和方式不同罢了。。。

片子的结尾,有个姑娘对着镜头说她本以为今天会发生什么令人期待的惊喜或者激动人心的感动,但是,一天过去了,她不仅没有收获到这些,反倒是刚刚加完班回家,带着一身的疲惫,说着说着她就哭了,她说原来自己也就是平常人,每天过的也没太多的意思,这和她所期待的人生大相径庭,对此,她很失望,所以,她哭的也很绝望。就这样,片子结束,留给人各种遐想。。。

不得不提的是《浮生一日》这部片子的背景音乐《A Day at a Time》很好听,歌词也很有意思。

因为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事,火车站暴 ,飞机失联,周围有人不幸得病,好像一下子,世界都不太平了,很多突发事件让人措手不及。。。刚好和朋友聊天,也和他推荐了这部电影,他告诉我,这部片子对他的触动不大,反倒是飞机失联的事情对他触动很大,因为他有个表姐,就经常乘坐这架航班,而且这段时间就恰逢她们回国,他当时得到这个消息时,立马就慌了,赶紧打给他姐姐,还好,他姐姐还没有出发,他第一次感觉生命是那么脆弱,生命是那么未知。。。他描述了一个场景,久久的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想象一下,一个在国外的亲人,好几年没有回来了,就乘坐着某个航班,大家兴高采烈的去接机,然后发现一直晚点,慢慢开始着急,知道晚点的实在不行了,就直接失去了联系,那么不论是谁,脑海里都是空白吧。。。其实,他说这些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某些暴力恐怖事件中不幸遇难的无辜群众亦或是各种突发情况罹难的人们,想象一下,好好地一个人,不久前还给你打了电话,或者才从你身边离开,然后你就听到了噩耗。。。

所以,一切都比不上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比不上生命安全和局势稳定,至于物质层面,讲句戏谑的话,多少是多,要什么自行车?!就算日进斗金,当灾难和病痛来临的时候,就算砸进去一座金山,恐怕也为时已晚了。。。所以,珍惜,感恩,努力,乐观,好好地活着,用心的生活!

浮生若梦记叙文作文初三800字【六】

浮生六记,为欢几何。

时光回溯,世事往复。画面定格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姑苏城南一衣冠仕宦之家,沈复生于此。一生浮荡不定,好游山水,工诗善画,有感于“事如春梦了无痕”,故而以笔墨将生平经历记录成书,名曰《浮生六记》,其中多以家常散事为主,伉俪之情、郊游之乐、山水之趣,透过朴素通透的言语,还原出几百年前,这位士族文人在或富或贫的日子里,那些精致清暖的生活光彩。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