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清明节关于纪念英雄的作文)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清明节关于纪念英雄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3 07:35:56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清明节关于纪念英雄的作文)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一】

前些天,四年级的小“军人”们回来了。像欢迎胜利归来的士兵,我们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小“军人”们在展示自己的收获成果的时候,我分明看见在他们稚气未脱的脸上多了一抹刚毅的色彩。他们已经将自己融进了“军人”这个角色中,他们的灵魂就像被冲刷过了一般,再也看不见任性,更多的是如军人般的坚强!他们整齐的口号声中,我仿佛听见了他们是在歌唱,他们的声音充满着力量,在他们肥大的军服中,我看见了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认真,看见了他们对军人的敬仰与渴望,他们身上发出的汗酸味中,我仿佛闻到了军人们独有的芬芳气味!

看着他们一个个天真无邪的笑脸,我不禁鼻子酸酸的。我们也曾拥有过被教官称赞为“最美丽的小学生”的时候;也曾有在军校睡觉时讲鬼故事被吓得睡不着的时候;也曾有晚上站岗虽被冻的瑟瑟发抖却仍在谈笑风生的时候……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们四年级的影子。真的好想再军训一次!忘不了第一次被教官训斥欲哭无泪的样子;忘不了吃饭时同学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忘不了第一次晨跑感觉就要倒下去时却被一种无名的信念支撑着坚持到最后,虽气喘吁吁却欣喜异常的样子……多少事供我们回忆,多少事让我们留恋,那些让我们怀念的军训的日子啊!

不能忘记离别前的联欢会,我们兴奋又恋恋不舍,我们不停地大声喊着,想要在这片带给我们疲惫、更带给我们欢乐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一份声波,让那个满脸青春痘的张教官能时刻听见,这是喜爱他的学生们对他的呼唤。

张教官,你可知道,你的\'学生们真的好想你!

军校啊,你可听见,你曾经的孩子们对你的呼唤!

虽已遗失了我曾写过的“小兵日记”,却永远保留着对军训时光的最真挚的怀念。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二】

如果能回到从前,我一定好好对待母亲,不让她那么操劳。

我睁开眼,看到母亲坐在我身边,笑着。她笑起来的时候,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一起了,嘴角边还有两个迷人的小酒窝。我第一次发现母亲那么美。“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行,那就明天。”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你赶紧准备准备。”她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的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

还敏感。“唉,这事都过去了,你还想那些事干嘛,没必要啊,不要太在意了。”我说。她突然抬起头,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充满了感激,她又笑了。

第二天清晨,她早早的起了床,细心打扮了一番。这是她第一次这么精神!

到了北海,我们优哉游哉的走着。看着那些美丽的菊花,我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多年没见的菊花,还是那个样子: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三】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们一家三口要去花山祭奠我死去三年的太太。

我昨天放晚学爸爸来接我时说起纸花是祭奠已死去的先辈的最好的礼物,于是我回家后用美术老师教过的方法做了好多纸花。有红的,有黄的,还有蓝色的,象一个个盛开的笑脸。希望太太看了会开心。

准备完毕,我们出发了。一路上的行人可真多啊!汽车,摩托车,三轮车还有自行车都从四面八方涌到花山脚下。人们手捧鲜花,表情严肃地走到花山上。这时,我听到了哭声,有人在伤心地哭着自己死去的亲人,还有的在放鞭炮。

我们来到太太的坟墓前,爸爸先用手轻轻抹去落在太太墓碑上的土。我问:“爸爸,为什么要用手抹土呢?”爸爸回答:“太太生前很爱干净,她肯定不喜欢家门口都是土。”接着,妈妈又把我做的纸花插在太太墓旁的两棵松树上,后来,我们三个人都给太太磕了头。

回家的路上我就想:如果太太现在还活着的话,我一定要好好保护她,象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四】

匆匆岁月,留下痕迹。怀念有你的日子,可你在何方?

那年,我五岁。你的黑发中夹杂着几根耀眼的银丝,脸上出现了明显的老年斑。老院里的槐树开花了,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和泥土的清新。淘气的我,生性爱玩。你是一名教师,当然最擅长“之乎者也”,可那时的我却偏偏不喜欢它。每当你叫我读古诗时,就会看到我三下两下地窜到树上,你的老身板却怎么也上不来。任凭你怎么叫,我就是不下来,无奈的你摇头离去。我再悄悄地溜进自己的房间。

那年,我十岁。你已满头白发,岁月侵蚀着你,腰也渐渐弯曲,再也挺不起来,粗糙的大手上有许多被针扎的小孔儿。老院里,那棵槐树不知在何时被人用利器划出了许多道,我得知你生病的消息后,却不曾送去半语关心。你每星期都会向家里打电话,而我却总是急急忙忙地挂掉,只留下你的老年手机孤独的“咚—咚—”声。竟不曾发现你的声音越来越沙哑,说起话来越来越费劲。

那年,我十二岁。再回老院,那棵伴我成长的槐树被人无情的砍倒,一声巨响重重地躺在地上,这里将变成高楼大厦。不久,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梦惊醒后,你便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我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自己在你最需要人陪伴时没有送去一句关心;我是多么懊恼啊!懊恼自己长这么大竟没有对你尽一份孝;我是多么自责啊!自责自己在你离开之际没有喊你一声“爷爷”。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尘归尘,土归土,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我早已习惯没有你的日子,可你何曾知道没有你的陪伴我是多么孤独。

时光飞逝,今年我正值十三,风华正茂,却少了你的陪伴。情到深处,也只能怀念有你的日子。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五】

倚在窗边,看着银装素裹的世界,鹅毛般的大雪洒落在地上,房顶上

瞥见,桌上那个红薯还冒着丝丝热气,那是父亲刚刚给我买的,剥开皮,吃了一口,已经不是记忆中的味道了,我不禁怀念起大雪纷飞的日子。

那时,每逢过年,我总是先回外婆家,我清晰地记得,爸爸把我送到外婆家,外婆总是站在大门口等我,似乎不怕冷似的。雪压在枝头上,落下,麻雀为找不到食物而悲呜,把天地都叫得苍凉,拉着外婆冰凉的手走进屋中,外婆用枯瘦的身驱抱来一抱柴,点燃,听着柴噼噼地燃烧着,一切,如此美好。

许久,外婆忙完了,坐在我旁边,给我轻轻讲起那个不知讲了多少遍的故事,我总会静静地听着、听着、听着,肚子不禁有些饿了,我向外婆嘟嚷。外婆听了,想了想说:不如我跟你烤两个红薯吧!我拍手叫好。

外婆从篮子中拿出了两个大大的红薯,那冰冷的水洗刷着外婆的\'手和红薯,我在屋中看着,静静的等候着。外婆把红薯放在了火炉上,旺盛的火苗烤着红薯,也烤着我迫不及待想要尝的心。红薯快烤好了,皮已焦地裂开了,像外婆的手久经人间风霜也已龟裂。红薯烤好了!外婆轻说着,我迫不及待地要外婆帮我拿一个,外婆笑着点点头。随着一声痛苦的***,外婆的手被烫了一下,我呆住了,不知如何是好,外婆笑了笑说、:没事!可我竟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相信了,吃着香甜的烤红薯,一切,如此安静祥和。

今年,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放了假我又去了外婆家,外婆还像从前那样,在门口等我,进了门,外婆又要跟我烤红薯,我摆摆手说:外婆,这次我帮您烤吧!一句好简短而又低沉。

把火点燃,依旧那么温暧,明亮,火照着外婆的丝丝白发,是啊!外婆老了,再也不能照顾我了。暮地,眼眶不禁有些湿润,鼻子一酸,落下了晶莹的泪珠。泪,跌落在地上,跌碎在心里。是啊!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话,默默想着。

是啊!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啊!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六】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左右怀念英雄【七】

离开旧居已有六七个年头了,但由于和如今的住所相距不远,每年的大年初一,奶奶都要让父母到旧居去烧香。一年的时光飞快的流逝过去,转眼,又到大年初一,这天,我随父母按照往年的习俗到旧居去烧香,已经许久不来的我,重回旧居,有些生疏,却又有一股亲切的感觉,勾起了我对往昔的怀念。

走到旧居处,那一条街上的家户都把原先的木门土房子,换成了带着防盗门的砖瓦房。只有一家仍沿用着旧时的木门铁锁,房子也有些破旧了,那便是我们的旧居了。走到旧居门前,发现大门没有上锁,我便将其推开,可由于木门年久失修,即使是轻轻推开,也发出了吱吱的声响。

走进旧居的院子里,细细环顾一周,发现距我们搬家时并无太多变化,四合院的墙上依然残留着我曾经画下的图画,写下的汉字,不过这些字画的周围又多了一些不知哪个孩子写下的乘法口诀,字迹很清晰,还没有掉色,可以清楚的看出是最近刚写的。我家那屋的屋顶上依旧搭着塑料布,那是为了防止下雨天漏水到屋子里。院子里倒还挺干净,一堆年货堆在院子中央,还未烧尽。院角的小道里长满了苔藓,杂草丛生。我家原来盖的小狗窝也已经坍塌了,只剩下一堆乱石。而通往厨房的小道上,因为没有人清理,雪还没有融化,积了厚厚的一层,我小心翼翼的踩上去,软软的,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雪一直没到了我的小腿接近膝盖处。

看着熟悉的此情此景,忆起昔日的点点滴滴,我心生感慨。还记得,当时我搬走的时候才六七岁的样子,结交了一群好伙伴,点点,欣颖,小雨,李涛,淼淼,雅燕,搬家的时候他们和我依依不舍的告别,眼神里充满了留恋和不舍,拉着的手始终舍不得放开,他们还说,搬家以后要我一定常来这里看看他们。还记得,以前我常去雅燕姐家玩,每次去了她都总会给我很多好吃的,还把她许多洋娃娃给我玩,她比我大,还常常教我认字写字,她说认字多就好处多。还记得,以前小雨教我打侧手翻,可是我笨的总是学不会,有时候胆小的都不敢翻,可是她从来不会说我笨和胆小,也从不厌烦,总是一遍又一遍的教我翻,还告诉我怎么才翻得轻巧。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无忧无虑的玩,不用想作业什么时候写,也不用想书什么时候看,更不用想怎么才能出人头地,直到开了饭大人们才叫我们回去,我们在一起玩捉迷藏,玩写王字,有时候遇上下雨天,地上许多泥巴,就把泥巴和成一团玩,弄得脸上手上衣服上都是泥巴,虽然大人总会批评我们,但我们在一起,怎么玩都很开心。还记得,那时还小,但我们却有一种求知的精神,常常吵着要大人们给我们念书上的知识,听书上的故事,还要大人们叫我们写字算算术,从最简单的开始,念“人口手足”,学“一二三四”,等自己学会了以后,就把小朋友们都叫过来,自己也骄傲的当一次小老师,教“学生”们学习。

我正出神,爸妈突然说了声:走啊。沉浸在回忆中的我猛地回过神儿来,从回忆转到现实,不免有些伤感。再看如今,我们都大了,一下子从那时的小朋友变成了如今的花季少男少女了。可是,如今的同学,朋友,死党,生活中谁对我还会像旧居小朋友对我那样坦诚,真挚,无私,单纯呢,也就那么一两个罢了。应该也没有人会冒着被爸妈训斥的危险陪我玩和泥巴了,大家都会觉得捉迷藏和写王字是很幼稚的游戏了。学习中,谁还会不厌其烦的教我改题,不会觉得我笨,一遍又一遍的教我呢?谁还会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学习方法都不余丝毫地全部告诉我呢?或许没有,也或许有,不过也只是那一两个。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想出人头地,做人上人,都要偷偷的在背地里用功还要装出一幅对成绩满不在乎的样子……

如今,我们都大了,多了一份重担,多了一份私心,多了一份忧愁,多了一份伤感,却少了一份开朗,少了一份单纯,少了一份无忧,少了一份无私,我们都学会了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我们要为功名,为利益,甚至是为老师的一句赞扬,不顾一切,这样,不是很累吗?难道这就是长大吗?我怀念旧居,虽然朋友们如今都已搬迁,但我仍然怀念那里的一草一木,更怀念曾经的日子,那些单纯如水的朋友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爽朗的笑声,那一颗颗纯真的童心,没有一点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