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赞扬医生奉献的作文素材

赞扬医生奉献的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12-21 18:44:51
赞扬医生奉献的作文素材

赞扬医生奉献的作文素材【一】

“宁愿一人脏,换来全家满”,这是环卫工人们的口号,每天早晨,当我们都在睡梦中时,是谁为我们的大地换上漂亮的新装?酷暑中,当我们都在家里休息时,是谁在拿着大扫帚在肮脏的地上扫来扫去?深夜,是谁还不肯休息为我们清扫大地?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环卫工人!

那一身橙色的衣服,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马路上的亮点,这些人经历风吹日晒,皮肤已经黝黑了,他们依然不停歇,日夜忙碌,但拿到的薪水却很少。在人们的意念中,他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人们都瞧不起他们……

记得有一次,在去车站的路上,看到一位环卫工人,他驼着背,头发鬓鬓发白,笑容满面地站在一个小女孩面前,那个小女孩不大,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头上还戴着一朵花,这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稚嫩的小孩,但我在那个环卫工人的眼神中看出了无奈与期盼。也许是她太小吧,她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长大后,我也要做你的工作!”那个环卫工人苦笑了一下,说:“只要你快快乐乐的生活就行。”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啊,寄托了他无限的希望。

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往往品质都很好,他们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我们应该都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而不是排挤他们,唾弃他们让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吧!

赞扬医生奉献的作文素材【二】

我从小到大好像从来都没有被爸爸妈妈表扬过,这可是破天荒地头一次。

那天,家里没人。我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后,看见厨房里非常的脏。我想:妈妈为我们做饭、洗衣服,没时间清理厨房,不如把厨房打扫干净。说干就干,我准备先把墙壁上的油渍擦干净,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是油渍怎么擦也擦不掉。它好像在说:“小朋友,不要再做这种无用工了,你怎么可能擦掉我呢?不要自不量力啦!哈哈哈哈……”我气愤极了,向四周瞄了一圈,目光停在了“妙管家”厨房清洁剂上。我灵机一动,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去,拿起清洁剂,向那些顽固不化的油渍喷去。然后使劲用抹布擦,油渍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脸上绽开了笑容。接着,我又去捡垃圾。垃圾可真多啊!各式各样的生活垃圾琳琅满目,什么果皮菜叶……都有。不一会儿,便捡了一袋垃圾。做完这一切,我得意地欣赏着焕然一新的厨房,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突然,我听见“叮咚”的门铃声,我断定是妈妈他们回来了,打开门一看,果真是他们。我赶紧去练字。妈妈看见厨房像是新的一样,对爸爸说:“孩子他爸,你过来看啊!”爸爸走过去一看,知道是我***,高兴地对我说:“今天,你把厨房打扫的这么干净,真棒!”

这次,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感觉真是好极了。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 

1.我为你点赞作文600字【精选】

2.2017年为生活点赞作文600字

3.我为祖国点赞作文2017

赞扬医生奉献的作文素材【三】

1、鲁讯——牛

鲁讯先生曾说过:"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他又在一首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法拉第——烛

物理学家万克尔·法拉第一生勤奋,对实用电学的三大分支都作了贡献,并在晚年写成《电学的实验研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科学遗产。他希望自己:"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居里夫人——蝉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献身科学,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她很赞赏蚕的精神:"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我看着它们,觉得我跟它们是异物同类……"

4、诺贝尔的永恒奉献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5、达尔文心系造福事人类

达尔亠的后半生体弱多病,仍然坚持实验和著书。他曾说:"对于科学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了我日常的不适。"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病逝。他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曾不断地追随科学,并且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我相信我这样倚靠是正确的,所以不会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使人类得到直接的好处。"这些话充分表现了达尔文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

6、无私捐赠

徐悲鸿逝世前捐赠毕生珍藏的文物。郑振铎捐赠毕生珍藏的7万多册善本典籍。巴金色捐款数万元并献出他珍藏的现代文学史料充实现代文学馆。范曾将在日本举行书画展览所得的120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建设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大楼之用。纺织女士杜芸芸,将本该归她所有的10多万遗产交给国家,支援建设。上述捐赠,表现了他们"富贵于我如浮云",一心为国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德。

7、叶圣陶三易遗嘱

叶圣陶老人的遗嘱,全文不过130字,然而却写了三次。第一次写于老人重病之时的1979年12月11日,老人嘱咐家人丧事从俭,只"在《人民日报》自费登个广告,告别相识的`人,说我跟他们永别了"。第二次是1980年12月21日,老人补写遗嘱,写道:"非但不要开追悼会,别的什么会他不要开。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为我开无论什么会都是不适宜的。"第三次是在1984年2月12日,老人再次补写遗嘱,表示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北京医院按照老人的遗愿将老人的遗体作了解剖)。短短遗嘱,数年而成,两次增补,发人深思。

8、猫耳洞精神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越边界的一场战争中,我军战士为坚守阵地,修挖了防炮洞,他们形象地称之为"猫耳洞"。地处热带山林丛林地区的"猫儿洞",外边爆炸着敌人打来的炮弹,里边是摄氏三四十度的闷气,雨天满洞是水,日夜蚊子横飞。战士们觜干唇裂,衣衫浸透了汗水,身上被蚊子咬起一个个大包。在如此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为维护祖国的尊严,保卫人民的利益,艰苦备尝,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英勇顽强地夺取了战斗的胜利。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向全国人民奉献了可歌可泣的"猫耳洞精神"——"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9、华罗庚毅然回国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