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关于悲悯的优秀作文高中)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关于悲悯的优秀作文高中)

更新时间:2023-12-25 02:23:18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关于悲悯的优秀作文高中)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一】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地来到了奶奶家。

“叮咚”,我按了门铃,弟弟像一阵风一样飞快地跑过来为我们打开了门。我和爸爸、妈妈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并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看着我们,脸上笑开了花。“哥哥,快过来和我玩。”弟弟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和他下跳棋。爸爸妈妈则帮奶奶忙起了午饭。

突然,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把我们引到了餐厅。啊!午饭真丰盛呀!龙虾、红烧肉、鸡汤、肉圆……摆了满满一桌子。我问奶奶:“怎么这么多菜呀?”“你们回来了,一大家子团团圆圆,奶奶怎能不盛情款待呢?”奶奶笑逐颜开。“大家来吃饭!”爷爷高兴地喊道。早就垂涎三尺的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叫道:“开饭罗!”大家品尝着奶奶的拿手好菜,吃得津津有味,享受着团聚的快乐。

吃完午饭,我和弟弟又焦急地等待夜晚的到来,等待明月的到来。

很快,夜幕降临了。尽管天上有浮云,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层里,但这些都没有影响我们的兴致。吃完晚饭,摆上早已准备好的月饼、糖果、糕点、水果,燃放鞭炮,开始敬月亮。我和弟弟则忙着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焰火把月亮姐姐也引出来了。仰望着天上若隐若现的月亮,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刚学的词来: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二】

刚到秋季,萧瑟的风肆无忌惮地刮着。百花凋零,树上的叶儿也由青转到黄,再到一种浅褐色,直至飘落。每每此时,漫天的黄叶儿,便成为了最壮丽的风景。它们一点儿也不跟风计较,任其将自己抛起放下,再抛起,又放下,犹如千百只形态各异的金色蝴蝶,带了双色彩斑斓的翅膀,踏着秋风那一停一顿的节拍,漫舞遇空中。风停下了奔跑的脚步,眺望于田野间:落叶们正闲散地憩息于大地上,正好与远近那金灿灿的果实,一道儿为大地着上金装。到了深秋,多了几分寒意,叶儿们不再舞蹈,静悄悄地躺在地上,形成一层天然的.地毯,它们为保护土壤在冬天温润潮湿,为保护灌木和树根而贡献着。冬末了,落叶们完成了使命,走到生命的尽头,化作春泥,滋养土壤,有一次生命的循环悄然拉开了帷幕……

有人问,叶子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我觉得,都不是。这大概是它自己的选择吧!为了让哺育自己的大树安然度过寒冬,为了保护其他即将经受寒冬考验的植物,为了新的生命的到来,叶子的离开,因为它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或许是它厌倦了这一成不变的平淡生活,为了留下一些精彩,宁可只拥有短暂的生命,叶子的离开,因为它渴望新奇,渴望刺激;要不,就是它太羡慕蝴蝶优美的舞姿了,为了成为一直飞舞于秋天的蝴蝶,叶子的离开,因为它愿意为心中的目标而付出所有!

落叶始终带着神奇的色彩,它是悲壮,凄美,信念与品质融为一体的表现!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三】

古有将责任与情怀完全融为一体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屈原,今有竭尽余晖、心唯大我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智慧的人善于依存信念,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心无信念的人,其本质不过是一个无感情的怪物,无灵魂的行尸走肉。故然,人类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大智慧,追寻着生命的本源,追寻着自己该肩负的责任,而沿途的一道道或绚丽或暗淡的风景,便是我们的情怀,我们的`诗意。

一个只有情怀而不愿肩负起自己生命之责的人,社会会抛弃他。像是辛弃疾诗中所言:“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诗中的“季鹰”这一类人,只顾着自己家乡鲈鱼的美味或是自己古稀之年的享乐陶冶之所,对国家与百姓赋予的责任不屑一顾,权当是自己年轻时混来的口粮。这样的人在历史人迹中留下的终究只是刹时的关注与千古的厌弃。不顾自己的责任而只顾情怀的人,不过是自私又贪婪的求乞者,永无法到生命的厚实与沉重罢了。

任何人都不能做到无休止地工作。责任是主菜,情怀是辅料,一盘无任何辅料的菜,就算看起来再如何鲜美量多,终究是嚼来无味,空乏琐然。就像是前几年的一则新闻,某个初三的学生在连续刷完十三套数学试卷后晕倒,昏迷休克而死。学生的责任固然是学习,但若是想一头扎进学海永不休息,最终能收获的也只不过是尸体的冰冷。真正明白责任一词所意为何的是智者,他们大多懂得区分开智慧与责任,懂得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懂得劳逸结合,而非愚蠢地用自己鲜活的健康的生命去换取少得可怜的小知小道。

学会负责,学会承担,也要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学会生命之中的真谛。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四】

一个学期之后,对于北师已不陌生,倒像是相识已久。和老师们的聊天会受宠若惊。

周老师幽默激情,能把凤姐的征婚概率精确到个位,也能把批改的技巧论证得严丝合缝。那天看见他穿个臃肿棉衣,背着书包往小东门走,这形象已经够搞笑咯,他还远远地伸出手,指了指小东门方向,没明白什么意思,不过看起来很逗人。

康老师马上到不惑之年,大家原来还担心他年轻气盛、学术行政不明晰,不过细细聊过之后,才发现其实不明晰的是我们。康宝不太赞同女孩子读博,女孩子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要太重,要找好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总是做加法。在优雅知性享受生活和忙于科研之间,女生还要做出符合自己发展的取舍。

李老师这学期摆脱八旗子弟的形象,被镁硒誉为"好有魅力",才发现导师这么妙语珠联,冷笑话层出不穷。三个小时的课,我们掐头去尾地上,相比郭老师的做文献综述、讲课、写论文,还是比较轻松滴。过宝宝就不厚道了,虽然三月的`课不上,但是布置了骇人听闻的作业,这学期要跟《左传》耗上咯。

顾师兄忙着赶论文提前毕业,很不错的想法。大师兄在外奔波,给盲生代课,给公务员作辅导,还出版了自己的书,才华很洋溢~~

我呢,接到老师布置的书目,借书卡上就满了。辛苦的一学期开始啦~~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五】

伴随着秋的脚步,伴随着一个花香四溢、满地金黄的季节到来,中秋节如约而至;它对我有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那种联想,有着“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的那种美妙。中秋节的一幕幕,就像雨点一般洒落在我的心田,永远挥抹不去。缅怀着千年的历史,凝聚着我缕缕的遐思。关于浪漫的中秋节,有这样一个传说: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叫吴刚,本为樵夫,一心想着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中秋节的晚上要准备各种瓜果熟食打开电视,深深的品味着拥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秋节晚会;到了要吃月饼赏月的时候一家人团聚在月亮下面,吃着美味的月饼;那金黄色的月亮,寄托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思念和遐想。中秋节,一个浪漫的中秋节,一个拥有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那种企盼的中秋节,我感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秋节,品尝的是甜甜的月饼,寄托了的却是我们永恒的思念!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是一年春来到,教室里又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我们在感受春天到来的同时,也感受着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当年的我们也是在这些美不胜收的'诗句当中我们慢慢长大,受到濡养和熏陶,所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还得感谢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的子孙留下这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他们能受到精神的感化和陶冶。

今哲说:“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海洋大的是心灵,而诗正是心灵的王国。”我们感谢诗歌,是它在我们的孩子心里种下了一个美的种子,懂得求真、求善、求美。在我的教材里选入了刘心武先生的一篇文章《十首足矣》。分别是:《游子吟》《清明》《静夜思》《登鹳雀楼》《乐游原》《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早发白帝城》《回乡偶书》,对这十首唐诗,作者首首具录,并一一剖析,用独特视角发掘出诗歌中所蕴含的人性美及人文关怀,让我们读来也是怦然心动。

如《游子吟》,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同时还有那些孕育抚养□指引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外在因素,让孩子从小知道不但要感恩父母还有那些给予我们帮助的所有外在因素;杜牧的《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行人和牧童的亲和中,我们感受到了其中蕴涵的温馨人性,而我们现在时刻在提醒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送的东西”等等,而小悦悦事件更是让人痛心,这也是人类的可悲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生短暂,不应虚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境界宏阔,追求永无止境。这些诗歌,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这三首诗表达了人们对最低等落花的怜惜,最卑微叶草枯荣的关切,最普通劳动着汗珠的珍惜之情,从小培养我们的孩子拥有这些美好情愫,那我们的孩子应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最后两首,一首是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奇瑰怀抱中,一首诗把我们导入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中。刘先生笔端流露出了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而说“反复吟咏这样一些明白如话而又美不胜收的诗句,我们的灵魂上纵有厚尘积垢,总也能涤出一些真善美来吧!”他近乎痴憨的吁请人们“读一点唐诗,背一点唐诗,品一点唐诗,悟一点唐诗,不必太多,十首足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孩子们沉浸在这些诗歌当中,寻找美丽的春天,塑造美丽心灵。

关于情怀的高中作文【七】

日光普照,柔美的月光令人陶醉,不禁遐想绵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之夜,一轮明月当空,犹如一股清泉,清澈见底,透明皎洁,天地之间充满宁静,清风拂过,柳条在月前而婀娜多姿,小河的波浪也轻轻拍打着,令人思絮万千。

那月光扑在面庞,似乎带上神秘的面纱。优美的唐诗宋词,富有色彩的深化,从脑海闪现出来……

古人对皎洁的月亮情有独钟。“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空灵淡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斜光到晓穿朱户”离愁别恨的凄惨哀伤。“一时回首月中看。”的将士们回首东望思念家乡的月光。

嫦娥奔月,给人留下奇异的幻想。身处广寒宫,远离俗世间的喧嚣,身处精美安静的意境,应该也觉得孤独寂寞把。在这漫漫长夜中,凝视着风世俗尘。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中,依稀望见南唐后主李煜登上西楼,在楼台中独自徘徊的孤独身影以及苏轼把酒问天的情怀,而这一问却已消磨了近千年的时光。这空灵的目光因饱含了中秋佳节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而凝重,因承接了千年文化蕴藏而深远,多少的离愁别恨随风消逝,但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留在人们的心底。

在这静谧的夜晚,携一颗饱含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心登上高楼,避开熙攘的人群,融入澄静清雅的深邃,在这漫漫长夜中饮茶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