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中秋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作文

中秋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6 01:35:15
中秋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作文

中秋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作文【一】

遥望天边,一轮明月悬挂天边,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

每年的中秋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但今年更特别,因为远在北京的姨奶奶也因中秋佳节特意赶到莱芜,和我们共度中秋。听到这个消息的我迫不及待的就想到奶奶家去。几分钟的车程后,我们就到了奶奶家,推开门一股热流扑面而来,好温暖!奶奶跟姨奶奶都在沙发上坐着,热切地聊着天,看到我们来了,都站起来迎接我们,我们也迎上去打招呼,大家沉浸在相互的问候与温暖的关怀中。

过了一会,我们开始出发前往酒店,因为离得不远,所以我们准备步行去。已立秋了,空气中也带有一丝寒意,灯光笼罩着这个美丽的都市,又有家人在身边,多美好啊!

进了房间,发现哥哥和妹妹一家也已经到达,看见桌子上有一个大大的蛋糕,一问才知今天原来也是姨奶奶的生日,中秋加生日,真是双喜临门!

今年的饭桌比去年更加热闹了,因为今年大娘又生了一个小弟弟,婶婶家也有一个小弟弟刚会跑,现在正是调皮,围着饭桌跑来跑去,小的不太会跑,也追不上哥哥,就急的直打楞,他们玩的不亦说乎,我们看的更不亦说乎。

玩累了,也跑累了,饭菜也上桌了,各式菜色,应有尽有,看得我肚子也饿了,但第一步是给姨奶奶切蛋糕,我和妹妹给姨奶奶插上蜡烛,关上灯,几点烛光在昏暗的房间里形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接着就是一片黑,又一片亮。咬一口蛋糕,浓香的奶油与松软的蛋糕交织在口中,心里竟也多了一份蜜意。

这是我们最全的一次团圆饭,我们也跟在北京的姑姑视了频,也了结了一家团圆的心愿,吃完饭后我们又举行了歌唱比赛,老少皆宜,都可以参加,我当裁判,开始!

第一个踊跃报名的是哥哥,参赛歌曲是《死了都要爱》,开头可唱的不行,到了高潮部分直接破音。

第二个,不满三岁的小弟弟,《两只老虎》虽完全不在调上,吐字也不清,但也唱下来了,完美收官。

……

最后压轴的一个是妹妹,《小鸟、小鸟》唱歌果真不是白学的,终于有一个人打着调了……

一阵阵笑声飘荡餐桌上,大家笑得合不拢嘴,最后我们一家人还照了全家福。

遥望窗外,一轮明月悬挂天边,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甜甜的中秋,甜甜的亲情!

中秋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作文【二】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上网给我查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我看到资料上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中秋也称“团圆节”。

爷爷给我讲了中秋吃月饼的来历,在元朝的时候,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已经做好起义的.准备了,但朝廷的官兵查的很严,传递消息很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派人把月饼送到每个家里。很快,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很高兴,将月饼赏给大家。

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下来。

中秋节的晚上,奶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吃完饭后,我们把月饼和柚子搬到阳台上,这时月亮已经升到天空了,奶奶告诉我,吃月饼要看着月亮,这样眼睛会变得更明亮,我们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这个中秋节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这真是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中秋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作文【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当人们读到这首词时,总会想起中秋节。可明明写的是明月,又怎么会让人想起中秋节呢?

原来中秋节以前叫祭月。那是因为人家都有认为月亮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对于一个神奇的东西大家都充满好奇。所以,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月亮最圆的这一天,大家都要祭拜月亮。后来,随着人们知识的增多了,见多识广了,祭月日正好是三秋之半,因而被称为“仲秋”,再后就叫“中秋节”了。而且原来中秋节祭拜月亮和土地公的祭品叫“月饼”,它象征团圆。

但那时的月饼不是人吃的,而是给月亮和土地神吃的。而中秋节人吃月饼的习俗是从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相传当时中原人欲联合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但苦于无法传递信息。后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他广为散布将有瘟疫的流言,要人们在中秋节时买月饼吃以避祸。于是,大家纷纷买月饲回家后,切开月饲养一看,里面藏着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日夜起义”。民众纷纷响应,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月饼也因此成为中秋节的应景食物,不再是月亮的食物而成为人的食物了。

很长时间以来,月饼的形状也就是简单的圆形,装饰和包装也很简单。可现在的月饼各式各样。有蛋糕式的、巧克力式的,冰淇淋式的,……..形状也丰富多彩。就说冰淇淋月饼吧,(好歹我也得跟上潮流啊!)。就不是圆形而是星形和正方形的。中秋节前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商场,就发现这里的月饼非常多,但多是方形、卡通形等,而圆形的月饼却是凤毛麟角。即使是圆形的,上面也点缀着一些东西和花纹,难以辩出这是圆形的;而且这些月饼都包装得非常华丽。月饼就是月饼,是吃的而不是看的,现在倒成了吃的是包装看的是月饼了。

所以,现在大家吃月饼的时候,很难想起月饼象征团圆的意义,也遗忘了月亮。再也不像以前一样,一吃月饼就想起中秋想到月亮想到团圆,我们应当保护中秋节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今天的人们记住明月记住中秋记住团圆的月饼。

中秋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作文【四】

月儿或弯或圆,你我时远时近;月光忽明忽暗,思念愈演愈深。嫦娥于碧霄之上,千里共婵娟。你我于穹顶之下,举杯邀明月。

你说,中秋之月究竟为谁而圆?

你说,中秋之月究竟为谁而白?

你说,中秋之月究竟为谁而光?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明月或并不为了谁为圆,并不为了谁而白,也许只是到了适合明亮的时候。她每日与风花雪月促膝长谈,早从自然的变迁中所感所悟,江清月近人,月儿可能并无他意,仅顺其自然,随与尘世的缘。红的红,绿的绿,月恪守本分,在中秋之夜来相照。“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团团圆圆,回环往复。月光是富有魅力的,看似冰冷,却照亮如织的奔忙身影下千千万万颗念家的心,却温暖田间乡野里来来往往的人,感染豆蔻舞勺,黄发垂髫。丝丝入扣的月光,萦绕城市与乡村,她又仿佛化作五线谱,拨动着琴弦,撩动着一草一木,纯洁的音乐点缀了这安宁的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好舒服的中秋夜。

中秋,人们与月共欢,把盏同饮。与其说是共度中秋佳节,不如说是继承传统文化。思念,团聚,继承。温和的夜里,轻柔的风中,我们互相思念,我们暂时忘却生活的烦忧,暂时离开劳碌的工作,且停下,且相聚,玲珑望秋月。愿意停下,去感受亲情友情的有趣美好,是一种来自社会的、国家的,更是源自于民族的人文关怀。为什么?此之谓未失本心。我们不曾忘记一直陪伴在左右的亲人和朋友,不曾忘记曾某年某月和某人一起抬头望天,看着月亮,分享着故事,从未忘记并且珍视着一年又一年过后,一如既往于背后给予我们生活的力量的人。因为感谢而感激,因感激而感恩。庭院中,父母相携相伴,相视而笑,幸福又寂寞的背影里,是藏不住的思念。他们思念已去世的老者,思念远在他乡的儿女——我也好想爷爷,好想姐姐们。但即使心中想着远方,也不能迷恋过往,知足的是,此时此刻,我和我爱的家人们在一起。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距离其实不分远近,只是思念道出深浅。月圆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作文【五】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澄明的圆月从波澜起伏的海面上徐徐升起,吹散了苍茫茫的浩渺烟波。在被称为夜的幕布下海浪聚集,散去,翻滚,跳跃仿佛在为月亮的开场做一首鸣奏序曲。等待圆月揭开幕帘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平静的,我想唯有一颗沉淀下来的素心才能在中秋之夜等到这世上最皎洁无暇的月光的洗礼。风儿肆意打乱我的发丝,轻抚过我的脸颊,与我的指尖做亲昵地缠绕,用桂花的清新香甜包裹着我身上的每一寸裸露的肌肤。中秋月与桂花树,这两件事物,是再也找不到言语来悉说它们契合在一起的美轮美奂与举世无双,它们是看一眼便终身难忘的夸姣美景,是市井巷间流传故事的缪斯。

我们家的庭院里种着几株桂花树,属性是金桂,每一年都如约而至地开在秋分之际,色泽则是如同它的名字般澄金至泛着火赤色,它是如此的炽烈与热忱,洒脱不拘地散发她馥郁的香气,拥有着让你无法因为害羞而拒绝她的热情。

家中的姐姐只身在海外求学,心中最牵挂的却是庭院里的这几棵参天的桂花树,“桂花儿今朝又怎样?”她在电话的那头问我。儿时,是由她亲手栽下这些棵小树苗,在这些黄澄澄的桂花树下与我这个幺妹度过了数载中秋团圆之夜,此时站在桂花黄满地的庭院中的我独自回想起这一个个记忆中的童年旧时光。“仰看窗外白月光,秋风丝丝凉,夜半花香沁心房,桂花今朝再一次黄,桂花儿香,月自赏,希冀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如果可以我想用信封包一些桂花给她飘洋过海地寄过去,想要告诉她,这是我们庭院砖墙角柔软的青草混合雨后泥土的清香呀,是中秋月亮的绚烂却又平和的光芒,是家人们对她无时无刻的念想哟。在这个冷冽的城市夜晚唯有这轮圆月给孤独的人们带去慰藉,伴随着肃***秋天的瑟风中游弋的丝丝温暖的花香味,是否他们的家中也都栽种着一棵桂花树,在月下静静地守候着他们的归来。

一张圆桌,一壶澈茶,一株桂花,一群思念的人儿与一轮皓月。这是便是最完美无憾的中秋。倘若是一个人,一把椅,一扇窗,就么就举杯邀明月,将自己置身于“大成若缺,上善若水”的意境之中吧。

中秋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作文【六】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那又大又圆的月饼,想象着爷爷打月饼的样子。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像爷爷一样打月饼呢?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亲手做了一次月饼。

第一课下课后,我飞快地跑到教室里,原来小小的课桌,现在拼成了一张张又长又大的桌子。桌上摆放着四盒五颜六色的材料,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有蓝的,八格材料就像一朵朵鲜花,美不胜收。

在朱好阳妈妈与同学们展开一番中秋问答过后,就到了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正当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时候,老师做了个暂停的手势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先请糕点师傅做个示范,然后大家再一步一步跟着学。首先,糕点师傅介绍材料,盒子分两行,第一行是皮,第二行则是馅。接着她轻轻地拿起一块黑色的豆沙馅和一块粉色的圆皮,将皮包猛地扣在馅上,慢慢裹住,那皮就像蚕丝一样,把馅牢牢包住,我心里感慨:这师傅真厉害!

师傅讲解完后,我仔细模仿师傅的动作,但还是这儿多一块,那儿少一块,像个不规则图形。我只好笨手笨脚得补上。可是,这皮太粘了,居然粘在了手套上。这可如何是好?这时“救星”---面粉来了。我赶紧搓了点,撒在“粘球”上。顿时它就像一个听话得孩子一样下来了。我高兴极了!将它放到盘子里。也许是熟练了吧,接下来一个个得心应手了,熟练极了。

最后一步,是将它们压成圆月饼。师傅先将他们放入模具中,然后猛地放到盘子中,轻轻一按,一个花形月饼就出炉了。我依葫芦画瓢,拿出一个粉红色的月饼开刀,先飞快地将它扣到盘子里,猛地按下去。也许是太用力了吧,它还是一半留在模具里。吃一堑长一智,我抓住了技巧,将月饼扣在模具中,抓准时机,猛的一拍,轻轻一摁。哇!我也和老师做的一样棒啦!接下来,我小心翼翼地压,仔仔细细地摁,终于做出了一盘完美的月饼。

我要把这个月饼带给家人分享,让家人体会到我对他们的爱;我要把这盒月饼送给老师,感谢他对我的教导;我还要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在中秋与我们一同吃月饼赏月。

一块块圆圆的月饼只在这一刻,而长久的是我那满满的情谊!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