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祝福语>

法师供养祝福语(精心推荐109则)

法师供养祝福语(精心推荐109则)

更新时间:2024-06-03 12:45:13
法师供养祝福语(精心推荐109则)

1.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2. 谁的灵魂值得我爱?凭着我的智慧,看谁都是水晶琉璃。一眼看透,还爱什么?

3. 这辈子,和你,没过够阿!

4. 我们共住在一个道场,有时间、有精力,应该多读经、念佛、研究讨论,即使未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也要提高自己的佛学修养。

5. 要么安于现状,要么改变现状,改变的总是要付出。在哪个层次都是一样的。

6. 如果用自己的智慧.劳力,努力工作,满足自己想要的***,虽然自己饭已够吃,房子已可遮风避雨了,是不是还需要努力再追求

7. 真是应证了那句话:这世上本没有那么多事,但有了一颗爱管闲事的心,便一定会屁事缠身!

8. 很多人会问,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还愿和许愿,在还愿和许愿过程之中的就是我。

9. 要兴隆佛法道场,普遍利益一切眾生,一定要发广大的誓愿,对於一切道场、法师应当欢喜讚叹,让当地的信徒对於当地道场、法师更有信心,更尊敬他,才能够获得法益。所谓「若要佛法兴,先要僧讚僧」,十大愿王的「礼敬」、「称讚」我们应该要这样学习。

10. 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可要。

11. 永生是种惩罚,孤独比***还可怕。

12. 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

13.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弘一法师

14. 方满最初宏誓愿。——弘一法师

15.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

16. 小座复讲是培育弘法人才的最佳模式,也是中国歷代祖师所传下来的老方法。

17. 处在逆缘就要想到「万法皆空」,没有一样是真的。心地自平静。

18.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弘一法师

19. 我们真正发菩提心自行化他、弘法利生,一生都让佛菩萨安排。别人对我毁谤、讚誉不必放在心上,身心才会清净、自在。

20. 修什麼布施,可以最快速得到丰富的收穫?布施佛法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印经、製作录音、影带,把佛法流通、推展到全世界,介绍给一切眾生,财、法、无畏三种布施都圆满。所以这是改造命运最快速而有效的办法。

21. 大眾在一起,念佛是唯一共修,不夹杂、不间断。听经就是专心的听,听不懂也不必去研究讨论,这样才会开悟。如果提出问题讨论,这就把佛法变成世间法。念佛修一心,听经也是修一心,真正得一心,世出世法没有不通达。所以,会听经的人,就像马鸣菩萨起信论上所说的:「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不起心、不动念,这真正是戒定慧三学圆修。

22. 她白白的美丽了一世,对于她所处的大世界,她永远是冷若冰霜、心如铁石。

23. 彼我同归无上觉。——弘一法师

24. 你老说他丑,吓得我都不敢细想他,现在一看,也不丑哇!

25. 跪在地上久了,膝盖就会生根,然后再也站不起来。

26.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27. 情绪会造成集体激动的行为,当大众情绪不断酝酿到爆发的时候,沸腾的情势往往使人失去理智。针对这种现象,该怎么办?

28.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常看到别人的过失,就要认真的反省、懺悔,自己已经跟清净心违背得太远。

29. 能要的意思是说,在个人能力范围许可下,以努力付出而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该让贤,不应强求。

30. 我们平日里在做某件事,在说什么话,到什么地方时,心中会忽然涌起似曾经历过的模糊错觉,当你努力去回想究竟在哪里有经历过这些时,却根本没有半点印象了。

31. 在道场打佛七、念佛共修是提供大家念佛的方法,好像训练班一样,教人怎样念佛。真正的功夫,还是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净念相继」。

32. 有人问我:佛经说无执着就是无分别.无烦恼,我们是否可以无分别?

33. 我们為大眾传授五戒,内容就是「无量寿经」的浊世恶苦第三十五品,经中所讲不仅是五戒,十善也圆满包涵在其中。

34. 真心显露,是圆教初住以上菩萨的境界,在净宗来说,则要有一心不乱的功夫,才能做到,我们凡夫学也学不来,这是需要真正修持。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仍然努力朝这个目标去学习,也就是当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要把分别执著儘量放淡,实在做不到,就用一句佛号把它压住。

35.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弘一法师

36. 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弘一法师

37. 往昔丛林执事任期是一年,每年腊月三十日总辞。正月初一新选的执事就职。「执事」是為大家服务,不是特权,地位平等,好比住持与菜头、粪头的地位都一样。如果寺院职位期限太久,不但四眾弟子不服,实在也是妨碍自己用功。

38. 没有学校,没有高考,你们怎么斗得过富二代?

39. 我有一位弟子,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便偷偷地在心里发了一个愿,希望在十年之内布施一千万元台币。

40. 所谓心不动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接触.

41. 菩提道上没有人能够障碍我们,只有自己障碍自己。只要有一个念头想错,一个行為做错,就很容易堕落,所以要时常自我警惕。

42.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弘一法师

43.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44. 我们劝人念佛,也要学习十方诸佛菩萨讚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让眾生生欢喜心。

45. 但是,曾经有一个人告诉我:师父,你看,那些人来了,又不送红包,只会眼睁睁地瞪着你看,这些人真是罪过!

46.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弘一法师

47. 欲和爱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它们常常容易引起人们贪的***,而欲和爱一旦和贪连在一起,就变成烦恼的名词。

48. 我们念佛一定要心裡真正有佛,只要把阿弥陀佛当成自己的心上人,念佛就会成功。如果心裡真的有佛,口裡念不念都没关系,只要有真信、切愿、老实念去,一定会成就。

49.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弘一法师

50. 而在于我们放不下.丢不开。

51.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弘一法师

52. 在一切善恶顺逆境界中不起心动念,也没有分别执著,这是清净心,也是定力。能够时常保持这个境界,就是真心;真心不动。

53. 人生在世,不要跟人结冤仇,也不必刻意结善缘,佛教我们「广结法缘」。善缘好过头会变成恶缘,只有广结法缘,才是身心清净没有染著。

54.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弘一法师

55. 布施无相,我们受布施,也要无相受,心里才不会觉得有愧于他们。

56. 清净心最合乎自然。心裡打个妄想,障碍自性功德,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破坏自然生态」。

57. 没有乞求你们这些蛀虫为这个濒临危难的世界做出多大的贡献,只希望在一个真正能够带来变革推进的人,不被这样残害!

58. 无论是世间亲属,或者是出世间的法眷属都有弊病。我们看世尊和提婆达多两个人,在家是堂兄弟,出家是师生关系,但是提婆达多却处处障碍世尊,所以认清事实真相以后,我们的心只管安住在道业上,对於一切人、事、物,不管顺境、逆境,都不必牵掛,道业自然成就,障缘才能够消除。

59. 我曾在台北出席一项重要的会议,与会的人士都是有钱的商人及有地位的官员。开完会之后,服务人员来问我:请问法师,您的车子停在哪儿?我们代您把司机请来!

60. 人嘛哪里会去真的怀念一块地,无非是怀念那块地给自己留下的一些美好的印象。

61. 在这个时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难,根源在於世间人道德伦理丧失,谁也不愿意服从谁,所以世界秩序大乱,大灾难必定会降临,能够逃过劫难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62. 好你个混账东西,大半夜的胡跑什么?万一把本道爷摔出个三长两短,你赔得起吗?

63. 无心法师是位异人,永远不老,永远不***。他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流浪在无边无际的岁月长河中,他一边历险,一边恋爱。

64. 一切眾生都有见思、尘沙、无明烦恼,只有佛才是消除一切烦恼,证得圆满菩提。但是我们要知道,菩提与烦恼差别只在迷、悟之间而已;觉悟的时候,烦恼就是菩提;迷惑的时候,菩提就是烦恼,两者是一不是二。烦恼虽然无量无边,终究是虚妄相,我们只要把心安住在一句佛号上面,一切的妄想、烦恼,自然会消除。

65.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弘一法师

66.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弘一法师

67. 一般人容易招致魔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欢神通感应。魔有神通,诸佛菩萨当然也有神通,但是佛菩萨怕眾生对於正法、魔法混淆不清,所以用讲经说法度眾生,对於神通感应的事,绝口不提。

68. 岳绮罗全神贯注的舔牙,随他去握。对于张显宗,她并不讨厌,她只是不喜欢。

69. 心中拥有天使,怎能让她没有翅膀?

70. 大眾共修,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下。真正念佛人,没有妄想,也没有见解,一心一意就想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什麼想法跟看法?我们只想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别人提出看法,我们还是一句佛号老实念,所有的业障都能够消除。

71.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弘一法师

72. 祖另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认为菩提本来没有树,心也没有镜,既无树也无镜,不会有尘埃,也不必拂拭,这种境界更高。

73. 凡人即使不贪财,也贪名.利;不贪名.利,也贪五欲,身体是依五欲而生存,既然生在欲界,未真正入定或解脱时,对于色.声.香.味.触任何一样,无不是贪。

74. 歷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读歷史不是研究学术,而是要看看各个朝代兴盛、灭亡的原因,对於善恶、因缘、果报,人情事理之变化有更深刻的体会,我们要通晓世出世法才能弘扬佛法、护持佛法,否则往往做出毁谤正法、破坏三宝之事,自己还不知道。

75. 我总是犯错,甚至每走一步棋,子离手之后,都会马上后悔。可我还是喜欢这样的游戏,每一次愚蠢的行为都会让我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76. 牺牲是毁灭自己而利益他人,奉献却是永远的成长自己又成就他人。

77. 初学讲经,讲台经验很重要,要多利用机会练习。

78. 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物质文明发达之后,刺激每个人希望拥有

79. 你肉身不***,我灵魂不灭,我们才是最配的一对。

80. 存在可能,就值得去做。

81. 在做的时候,要把金钱的力量用在刀口上,不要锦上添花,应该雪中送炭。

82. 在道场共修,二十岁至四十岁的学做事,四十岁至六十岁的人贡献自己,作领导、负责任;六十岁以后就退休专心精进,求生净土。

83. 印赠经典、流通录音带,这些好事许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像延续文化、从根救起的工作,却很少人知道,我们应该认真去做。这种工作需要有远大眼光的人,才能做得到。

84. 戒定慧表现在日常生活上,有种种的形态,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时候我们看他破戒,事实上并不然,反而那些作法,是真正的持戒。

85. 寺院主持有教化一方的责任,没有尽到责任就是过失,个人修得再好也不行。如果是寺院清眾,就没有这个责任。

86. 很多种美丽并非是第一眼就冲击眼球的惊艳,然后五脏六腑都有浩瀚反应,而是匆匆忙忙的看了几眼,在脑子里留下了一个美丽印象,但在随后的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光阴里都在回味,每回味一次便会觉得美上几分,最终彻底沦陷。

87.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弘一法师

88.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弘一法师

89. 你看她平凡不过,我看她却是天下第一。

90. 你以前是我的小春子,现在也是我的小春子,以后还是我的小春子。

91. 学佛最低限度要能够自求多福,换言之,一定要有智慧辨别是非、善恶和邪正。

92. 失去的,就是失去的,时间什么都不会冲淡,只会让自己对过去的事情变得麻木,当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心灵沉淀的尘埃一吹开留在那里的伤口仍旧触目惊心。谁都没法回到过去,也无法让时间停止,能做的一定是加倍努力,阻止同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

93. 在人生的过程之中,多半人都觉得有一个目标要去达成,这个要达成的目的是我,而正在往这个目标努力的也是我。

94. 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心是「中和」,古人讲「忠恕」,「恕」就是中和,与佛法讲的随缘是同一个意思,能够随缘就是很大的智慧。

95. 与自己的名利起冲突,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生不欢喜心,也是嗔。

96.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弘一法师

97.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弘一法师

98. 无量寿经虽然分量不多,体、相、理、事、因、果都讲得很圆满。这部经,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切想法、看法、做法,如果都能够依照经文百分之百做到,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这种修学方式,在大乘佛法裡面,真正是登峰造极,所以古大德讚叹是「如来所说第一经」,帮助我们这一生,自行化他圆满成就。

99. 顾大人独自坐在院子里,顶着烈日骄阳发呆。忽然打了一个冷战,他怀疑自己是做了一年的大梦,梦里有个月牙,还有个无心。现在,梦醒了。

100. 凡事都要勤奋、努力的去作,才会有成就。

101.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02.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弘一法师

103. 这条路本就是泯灭他的道路,斩空踏入圣城之后便没有觉得安然无恙。

104.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05. 人便是如此,某种情绪达到极致的时候就很容易转变成为愤怒,这种愤怒不是冷静下来的还击,而是如同动物那样失去理智被逼急的舍命扑咬。

106. 有人需要真皮,所以才有了猎人去虐***动物,最终被捕的是猎人,那么披着真皮的人呢?

107. 真正培养弘扬净宗的人才,还是要有大经大论的基础,否则「无量寿经」讲不出味道来。

108. 多以自己之长善补别人之短,多看别人的长处,越看越会顺眼,越处越会融洽。

109. 我们能够真正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是有大福德的人。应该时常自我反省,身心世界有没有完全放下,是不是还有忧虑牵掛?必须作到「万缘放下」,才算具足信愿,现在虽然还没有到极乐世界,日常生活已经充满著极乐世界的气氛。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