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描写山西的特产的说明文作文(描写山西特产的说明文作文)

描写山西的特产的说明文作文(描写山西特产的说明文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1 20:31:49
描写山西的特产的说明文作文(描写山西特产的说明文作文)

描写山西的特产的说明文作文【一】

说起我的家乡,我真是有说不完的事情。我今天就说一下我们家乡的土特产吧!

我很小的时候,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在上学以前基本上就是在奶奶家长大的,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但特别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家乡的杏儿。说起家乡的杏儿来,我就不由得流口水了。

家乡是呼和浩特市北郊的一个小山村,我们这里的人们都叫他为“杏花村”。家乡的杏儿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后来人们又对以前的老品种进行了新品种的改造,通过嫁接的方法,使我们村的杏儿又大又甜,远近闻名。现在成了全村人的主要经济收。对了,我的爷爷还是大节杏儿的能手呢,他曾经帮助过很多乡亲们嫁接杏树,我很爱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家乡共百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杏树,多的有几十棵,少的也有五六棵。每当到了阳春三月的时候,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的柳枝。就在这美好的季节,杏树枝头上的蓓蕾惊醒了,那些微笑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如霞,白的似雪……这些花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簇簇、一串串的,也有单个的。真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家乡被雪白如玉的杏花笼罩了,远远望去,好像是银白的世界,花的海洋。我就是在这样的美好景色中长大的,想起奶奶家的小院来更是美丽,红色的砖瓦房在白色花丛中更加迷人,就像是城里人所说的世外桃源一样,使人的心情特别舒畅,这是我才到什么事心旷神怡了,我也就彻底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了。

记得我小时候,每当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从我家门口路过的人,总忍不住望望杏树,羡慕地说到“嗬,好杏儿呀!”那些眼谗、嘴又谗的小孩儿们,等不得杏儿变黄,就站在树下跃跃欲试了。几个小弟弟竟望得掉下了口水。我常站在水下,仰着头,“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得后来就糊涂了。每到这是,奶奶却爽朗地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每每回想起这些来,我就觉得特别温馨。

对了,我还没有说今年回去吃杏儿的事情呢。刚放暑假,奶奶就打电话说,杏儿已经黄了,赶紧回来吃吧。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回到了家乡,吃着黄里透红的杏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真的我们家乡的杏儿,如果是你站在树下摘下一个咬上一口,趁着新鲜劲儿,你就马上感到酸酸的,有甜甜的,很好吃。那天正赶上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在我们村进行第一届果蔬采摘节,城里的人特别多,有领孩子的、有领父母亲的、也有年青人结伴而来的\',他们都是自己亲自进行采摘,体验田园生活,来村里呼吸新鲜空气的。大部分人是来吃杏儿的,也是来买杏儿的,因为我们家乡的杏儿是绿色果品。

小朋友,听我这么一介绍,等明年夏天你们一定要去我的家乡品尝杏儿啊,到时候我可以请你们去我奶奶家杏儿园子里,大饱你们的口福、眼福。

描写山西的特产的说明文作文【二】

我的家乡在杭州,杭州的杨梅真是让人一见就垂涎三尺。那紫的、那红的、那绿的……哇!好爽!

紫的在中午吃最好了,只要吃一口保你还想吃第二口。一吃那汁水哗哗地往你嘴里流,你说好不好?

那红的在下午吃最合适了。吃一口那鲜红的,水一直往你的心窝里流,凉丝丝的、甜津津的。让你赞叹不已,可谓“独一无二”。

那绿的别看它酸溜溜的你就不敢吃,那酸里还会带着一丝丝甜呢!在刚刚醒来,而又没精神时,如果这时来一口那绿的,简直赛过活神仙。你那睡意也在无意中烟消云散了。

还有刚成熟的杨梅,如果上面的三种杨梅跟它作比较,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你看那多彩的颜色,婀娜的姿态,就像一个小女孩挂在树枝上荡秋千。若你有幸能在此时咬上一口,天下之大,假如天下所有的珍品会聚在你口中,那会是怎样的味道呢。想象一下吧,想得出来固然最好,想不出来也没关系,只要你尝一口刚成熟的杨梅,你便会知道答案了。怎么样,刚成熟的.杨梅味道就是不一样吧!

有些过路人口渴了,我们就请他们到家里一坐,端出杨梅让他们一尝。末了,他们竟吃上了瘾,还向我们要,让我们卖给他们也行,他们说他们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杨梅。最后,我们送他们一大袋杨梅,让他们带回去给家人吃,顺便也叫他们宣传宣传杭州的杨梅。

你想吃杭州杨梅,想吃就来吧,我们欢迎你的到来,让你饱食终日,享受杨梅的无限乐趣。你肯定会终身难忘这一口的。

杨梅,我们杭州人的骄傲!

描写山西的特产的说明文作文【三】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内黄,大家知道内黄的特产吗?下面就让我为你们一一介绍吧!

梁庄壮馍,产于内黄县梁庄镇,是用精制面粉擀成面片,将瘦肉、大葱等用调料拌成馅夹到中间,在煎盘上煎烤油烙而成。刚出炉的壮馍皮薄馅香,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来一个。

马蹄烧饼形状似马蹄,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颜色金黄,外酥里嫩,风格独特,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三香的独特风味,这是家乡的老百姓的独创!

而走在内黄的大街小巷,耳畔不时会传来这样的叫卖声:“内黄煎血、煎灌肠!”这就是内黄最具特色的小吃——煎血、煎灌肠,也是我的最爱。一个平底的大煎盘架在一个炉子上,炉子里燃烧的是事先劈成的小木条,火力适中,在煎盘上放少量的油,然后小心的将猪血或灌肠片放到上面,看似简单,但这需要人们眼疾手快,要不停用小铁铲翻动,否则很容易煎糊。随着“刺啦、刺啦”的声音,刚刚还鲜红的猪血片已经四周翘边,翻过来颜色已经变黑,并且一种奇异的香味传散开来。几分钟不到,一份煎血就做好了,夹起一块蘸着蒜汁,吃到嘴里外焦里嫩,非常爽口!虽然它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好吃不贵,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内黄的特产不仅只有这些好吃的,还有很多的手工艺品。比如红枣花生篮就是独具内黄风情的民间工艺品。以花生为主,用线手工穿制主篮,篮内置放红枣,篮外缀置尖椒,造型古朴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们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枣香三宝篮。

“谁不说俺家乡好”,在我的心中,我的家乡就是最美的地方,欢迎大家来这里做客!

描写山西的特产的说明文作文【四】

我的家乡特产丰富,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绿豆饼和鱼丸了。

绿豆饼香甜可口,是我最喜欢的点心之一。绿豆饼的包装特别朴素简单,红色的纸卷成筒状,圆圆的饼就藏于其中,别看包装简单,饼的味道可不一般,听奶奶说,好吃的绿豆饼,做工可讲究了,就以饼皮来说吧,酥而脆,清晰多层,入口即化,馅香甜可口。曾看过做饼的师傅,调配面粉的样子,可辛苦呢,来回揉搓上好几十次,才算完成,绿豆馅切成颗状,备用,成形的绿豆饼还需放到烤炉上面进行烘烤,火候和时间的掌控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可口香甜的绿豆饼,轻轻的咬上一口,绵软、润滑,甜而不腻,凉爽适口。这香甜可口的绿豆饼凝聚了多少做饼师傅的心血,手捧着新鲜出炉,冒着热气的一筒绿豆饼,撕开简单的包装纸,品味着绿豆饼,我除了尝到饼甜而不腻的味道,更品到了家乡人那份浓浓的亲情!

家乡是海滨小城,生活在海边,餐桌上当然少不了各色海鲜,还有用新鲜的海鱼制作的鱼丸,鱼丸制作必须选用新鲜的海鱼,取海鱼身上的肉,剁成泥状,做成圆形的鱼丸,色泽洁白的鱼丸,虽是用鱼制作而成的,但吃起来却感觉不到一点鱼腥味,鱼丸肉质滑,弹性非常好,听说鱼丸掉到地上,在原地上可以跳一尺高,吃起来感觉很香脆可口,家乡的鱼丸因其肉质滑嫩,口感鲜香早已闻名海内外。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否指食大动呢,欢迎到我家乡游玩品尝美食。

描写山西的特产的说明文作文【五】

我家乡山上有一大片柿子树,柿子树在我们家乡是家家户户都有种的。

春风送暖,柿子树“妈妈”把黄白色的小花带了出来,把树装扮的更加美丽根加迷人了

夏日炎炎,黄白色的小花,既然变成了小柿子,有的小柿子才一个拇指大,有的小柿子有俩个拇指大,有的小柿子有三个拇指大,等。这些柿子大小各不相同。

秋风送爽,小柿子长大了,变成了一个个红柿子,远远望去好像山上着火了,但如果你靠近一点儿就不会觉得了,而会觉的像树上挂满了许多小灯笼,这是红柿子正在为大树“妈妈”梳妆打扮呢!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红柿子!

三年级:张榆

描写山西的特产的说明文作文【六】

当你做客于我的家乡时,热情好客的主人总会捧出香喷喷的炒兴化米粉请你品尝,特别是那些去台人员、外籍华人、海外侨胞省亲会友的宴席上更少不了故乡的传统佳肴——兴化米粉。这时,故乡的米粉又成了台胞和海外游子寄托乡思乡情的珍品,此时此刻,他们总会感慨万千,甚至诗兴大发。有位从海峡彼岸回归的兴化人,一吃到故土的米粉,便激情满怀地咏叹:“银丝条条牵断肠,海峡两岸横惊波,兴化子孙共箸粉,隔海齐唱一统歌。”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兴化米粉为什么惹人心醉?原来它源远流长。相传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8,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于朝廷。在兴化冶水,营造木兰陂,后其得力助手钱四娘因筑陂失败而投木兰溪身亡,黎畛临危不惧,前仆后继,亲自主持工程。为了犒劳民工,黎畛把祖上传下的糙米粉加工手艺公诸于众,还大量生产米粉。不久黎畛在勘察工地时也不幸遇难殉职,人们以米粉、米酒祭江,并为之立“黎畛庙”,世世代代缅怀之。黎氏所开创的米粉业也就在美丽富饶的兴化平原上开出灿烂之花,后经世世代代粉农的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兴化地方特色的米粉来。

当你吃到可口美味的炒银丝--兴化米粉时,你可曾想到旧时兴化米粉制作的艰辛?的确,旧时手工制作米粉是一件极其艰苦繁杂的重体力劳动,其制作过程分为浸米、磨浆、压干、捏、蒸、出粉、去浆、制把、晾干、束腰等十几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浸透了粉农们无数辛酸的血汗,真是一条条米粉,一串串汗珠,有诗为证:“入眠半夜三更起,磨浆蒸锞压粉丝。四肢皲裂汗淋漓,留一米汤充肠饥。”

兴化米粉不仅仅醇香可口,而且香飘四海,饮誉全球。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今天,兴化米粉是乡镇企业的一枝花,其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畅销日本、东南亚及欧美,为国家创汇,为四化作贡献。兴化市粉农为人类制作醇香的米粉,也为自己酿造甜蜜的生活。你看,那广阔无垠的木兰溪畔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红砖瓦房,不是粉农们的新居吗?

谜语日:“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间。”谜底就是“兴化米粉”。原来兴化米粉是一把把晶莹洁白的中间束之以稻草的四四方方的稻米复制品,其色白条细,弹性坚韧,煮炒便利,汤干咸宜,若佐之以鱼、肉、蛋、菜,真叫人垂涎三尺。无怪乎,宋朝著名学者朱熹在兴化讲学期间,尝到米粉时,不禁拍手叫绝:“可口欲吞舌,美味实无穷。”现在人们对兴化米粉的煮法更加讲究,吃法很多,“八素炒米粉”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八素就是“香菇、金针、木耳、紫菜、面筋、香千丝、豆腐皮、青菜”,配料后加油酥花生,色彩斑斓,这样的米粉色、香、味、形俱全。厌食劳荤者,换换口味更见其美。兴化米粉还是一剂抗感冒的灵丹妙药呢,只要把汤煮的米粉加上熬过油的姜、葱、豆酱粒,患者趁热吃罢,再用棉被裹体,大汗淌流,高热即散。

在四化建设的号角声中,那些繁重落后的手工操作全被机器所代替,旧时作坊里痛苦的哀怨和***也全被马达的轰鸣声和轻松愉快的流行歌曲所取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兴化米粉也向新的高度冲刺。目前生产的一种“快餐”米粉,就是把各种营养品、调味品按照科学配方入料。这种米粉只要开水一烫,就是名副其实的可口“快餐”了,它为旅游业,为人们餐点提供了方便。

愿兴化米粉这一传统土特产更闪射出改革开放年代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