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学生们劳动的身影作文(在学校劳动作文)

学生们劳动的身影作文(在学校劳动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14 15:36:52
学生们劳动的身影作文(在学校劳动作文)

学生们劳动的身影作文【一】

同学们,你们应该还记得“劳动最光荣”这首儿歌吧!

它里面的: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和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说得实在太好了。没错,劳动是生命的源泉,劳动是生活的使者,劳动是人生的指明灯,任何成功都是由劳动得来的。 来自:作文大全 这次“六·一”节的前一天,学校让每个班级各自打扫一下教室。这下,我们班的同学都议论纷纷起来,有的同学说:“这下学校肯定到处都是忙活的景象了。”有的同学说:“这一打扫,教室的‘青春’又该展示出来了。”有的同学说:“教室几年没大扫除了,这该有多脏呢?”还有些不喜欢学习的同学说:“这下,可以不上课了,太爽了!”教室里就像刚下油锅的爆米花似的,噼哩啪啦响个不停。

星期四下午,同学们都带齐了大扫除的工具。体育课时,几位男同学帮忙拿着脸盆,提着水桶打了几桶水,准备开工。

同学们拿起自带的抹布, 浸湿,开始擦桌子,黑板,窗户··· ···同学们的动作各式各样,有的斜着头,好像在寻找下一个目标;有的甩动着手好像在酣畅淋漓地为桌子画上绿装;还有的同学全身一起动员起来,好像在一边跳舞一边清洁似的。我忙得不亦乐乎,拿起抹布,使出吃奶的力气擦拭着窗户的边沿。呀!

不擦不知道,一擦吓一跳!

平日看起来干干净净的窗户,原来那么脏。

同学们忙得差不多了,我拿起拖把,沾了点水,便学着妈妈的样子拖了起来。原来,拖地也是有讲究的呀!

拖低的时候要用力,不然拖地就没用了。我拖了一会,腰就酸死了,都直不起来了。拖完,我把拖把洗了一下,我的眼睛都瞪大了,一桶清水都变成污水了,比墨水还黑。我们打扫了一下午,终于让教室再现“青春”了。我看了看同学,豆大的汗水从脸颊上落了下来,衣服全都被汗水侵占了,同学们又用脏手往脸上一划,脸蛋都成小花猫了。这一次,我才知道,原来打扫是那么辛苦的事。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帮助妈妈做家务。

星期四下午,我们虽然都很累,但非常快乐,因为我们知道了劳动才是最光荣的。

学生们劳动的身影作文【二】

“五一”国际劳动节上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今年放三天假,所以我们不能出远门旅行。1号那一天,爸爸妈妈见天气很好,就带我到舅舅家去玩。我舅舅家就在宁波,离家乐福超市很近。

于是,下车后我们就先去逛了家乐福超市。在超市水族馆里,我看到一个个装满水的玻璃缸里面有各式各样活生生的水产品,有鱼、蟹、虾、有泥鳅、黄鳝、牛蛙、还有乌龟和甲鱼等等。我见有个水缸里正在不断地冒着泡泡,好奇地用手指戳破了一个最大的泡泡,不料一条大鲤鱼猛地跳了上来,啊,我的天哪,好一个鲤鱼跳龙门,把我和妈妈吓了一大跳。我见鱼缸上放着一个抓鱼的网兜,就跳起来一把抓住它,并把它放到鱼缸里使劲往下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抓上来一条大鲤鱼,可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刚才“捉弄”我和妈妈的那个家伙,我可不想冤枉好“人”,哪怕是一个,算了,还是放它一马吧。正在这时爸爸叫我过去看看乌龟和甲鱼有什么不一样。我发现乌龟的壳上有许多规则的菱形图案,而甲鱼没有。爸爸用手摁了一下乌龟的头,乌龟的头马上就缩了进去,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们缩头乌龟。从超市出来后,我就去了舅舅家住了两天。早上和小弟弟一起看刚买的光盘,中午到舅舅家前面的小公园里玩荡秋千,跟小弟弟玩捉迷藏,晚上到附近的大公园里散散步。回来的那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宁波新华书店买了好多书。“五一”劳动节一晃就要过去了,我感觉象做了一个快乐的梦。

。从超市出来后,我就去了舅舅家住了两天。早上和小弟弟一起看刚买的光盘,中午到舅舅家前面的小公园里玩荡秋千,跟小弟弟玩捉迷藏,晚上到附近的大公园里散散步。回来的那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宁波新华书店买了好多书。“五一”劳动节一晃就要过去了,我感觉象做了一个快乐的梦。


学生们劳动的身影作文【三】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是我们中国古代一位抗金名将岳飞说的,这句话不但警示了大家年少时期应当努力读书,还激励了大家要有一颗爱学习、求上进的心。

“悬梁刺股”这句成语是脍炙人口的,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句成语的背后,有着这样一位刻苦学习的苏秦。因为苏秦曾在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别人看不起。从此,他便刻苦地发奋读书,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每当到了深夜,想睡觉时,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也清醒了,便继续发奋读书。就这样,苏秦日复一日地苦读,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竟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了拥有六国相印的大官。

宋朝时期的司马光,儿时十分聪明。长大成人后为了写《资治通鉴》这本史书,他每天都废寝忘食地写作,一但想睡觉时,便在头下放一个圆木枕头,只要头稍微一动,枕头便咕噜地滚到一旁,人也便惊醒了,又继续写作。后来,司马光称其枕为“警枕”,警示他坚持不懈地写作。就这样,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着,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辉煌诞生了。 苏秦“悬梁刺股”的故事激励人们刻苦学习,司马光“警枕”的故事警示我们要学习他勤奋治学的精神,苏洵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最终大器晚成,这验证了高尔基的一句:“学习,永远不晚”。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学习古代先贤的品质,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学会勤奋上进、严于律己。要相信,天才源于勤奋,所以,我呼吁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向先贤学习,发奋读书,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共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