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的对比作文(20年前和20年后的对比作文)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的对比作文(20年前和20年后的对比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24 16:40:10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的对比作文(20年前和20年后的对比作文)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的对比作文【一】

朋友提起《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的时候,我说这不是一首歌吗?他说是一部电影,都市纯爱片。“纯爱片”几个字说得特别重,我脑子里瞬间出现《雏菊》,《四月物语》,《八月照相馆》,《触不到的恋人》等等等等。

看完之后发现不是我想的那些里的任何一个,同名电影也不是同名歌曲。

故事是这样的——

忽闪着大眼睛,身材瘦弱,喜欢穿白裙子,长发飘飘的女主角,和热爱运动,长得高大帅气,表情木讷的男主角。

在校园里,因为某个突发事件,比如女的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男的,或者男的踢球时把球踢到女的身上,从不认识到认识。最好一个是文科,一个是理科,一个喜欢写诗作画,一个擅长唱歌抚琴。

刚认识的时候,谁也看谁不顺眼,都认为自己比对方有才华。慢慢的,从唇枪舌战到打情骂俏,从鸿雁传书到携手去看流星雨。一起在图书馆看书。在草地上背靠着背发呆。在雨里打着一把伞跑着,一边跑一边故意把脚重重地踏在水坑里,溅得裤腿上都是泥,还一边傻笑。天晴了,男的把自行车踩得飞快,也不管坐在后面的女的多么害怕,害怕得甚至不敢叫出声,只能用手紧紧圈着男的腰头靠着后背上,风把两人的头发吹得很飘逸。

纯吧?

如果觉得不够纯,还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一个是家世显赫,长得漂亮的千金小姐,一个是没父没母孤苦伶仃,路边摆摊卖凉粉的落魄男。象转角遇到爱,也可以是王子和灰姑娘。有钱的一点也不飞扬跋扈,还很优雅亲和。穷困的人穷志不穷,是个文青,喜欢看《低俗小说》和《猜火车》。

他们不在校园里,是网上认识的,象痞子蔡和轻舞飞扬,交往起来也不如校园里那一对轻松。

暗地里,偷偷的,强势的主动,弱势的被动,一边非爱不可,一边想爱不敢爱。直到有一天家长知道了,找上门来要求断绝关系。夜黑风高,一个人趟在床上抽烟或者买醉黯然神伤的时候,咚咚咚有人敲门,打开门,另一个人站在门口,眼里噙着泪,全身湿漉漉,外面下着大雨。拥抱,说——你带我一起走吧!天涯海角!

于是,两个人去旅行。草原、雪场、麦田、高山……哪里都可以,风景一定要好。一个牵着另一个,一个追着另一个,在湛蓝的天空下,在璀璨的星空下,静静相依,这里一定要拍背影才美。

正幸福着的时候,一个突然脸色苍白,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轻……又是狂奔,一个抱着另一个……

医院给的结果,脑瘤、白血病、世界上几十万人中只有一个人得的病,都被悲惨的主角得了,象蓝色生死恋,最后生死相隔。

很纯很纯吧?但这些只是我的想象力。

《回忆之前忘记之后》更有想象力,导演把两个版本的故事都讲了,并且让一个人失忆,另一个人创造了回忆,很有悬念的。

琼瑶阿姨看了会很高兴,她喜欢的纯情故事,还在80后,90后身上上演,一点都不过时。

我不喜欢的,是选择相信虚假的,而不是真实的记忆。我最终失望的,是做好了“一定很悲伤”的心理准备却没有飙泪。

朋友说,如果他是导演,一定可以把这个故事拍得更好。

我想,如果我是导演,也能把这个故事说得更纯,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那年我十七岁,他也十七岁……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的对比作文【二】

[1]刘妙丽:《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46-47页。

[2]彭鹏:《比较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对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价值工程》2010年第5期,第184-185页。

[3]王寿斌:《职教师资的培养和选拔:美德澳的经验与借鉴》,《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12期,第106-107页。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的对比作文【三】

引言

所谓学习能力,是指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者通过综合驾驭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做到所学为所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去适应未知的工作环境。[1]

以本人所在的学校为例,对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以及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之间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借此帮助学习者取长补短,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汉语的传播和发展以及英语的学习和交流。

中外学生在学习状态上的差别

不久前,我们对中外学生语言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中外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学习驱动力方面的差别

在近五年的汉语教学中,当每个留学生被问到“你为什么来中国学汉语?”时,他们的第一个答案就是“兴趣”。毋庸置疑,国外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个人兴趣。而中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两年时间,但都是大班教学(少则五六十人,多则超过一百人),由学校统一编班,统一安排教学进度和课程设置。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带课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只能根据多数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安排教学,从而被动地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我国许多学生争取高成绩是为了拿到奖学金,将来毕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有的是为了考取研究生或推免而本硕连读;有的也仅仅是为了考试及格;有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也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总之,中外学生在学习上的驱动力差别较大。

2.学习目的的差别

中外学生学习的目的都包括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理想。然而,除此共同目的之外,有些中国学生的另一目的是为了父母甚至是教师而读书。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不负某个教师的期望而日日苦读。这就是学习目的中的“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以及我国学生具有的“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2]。

3.学习条件的差别

国外高校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台电脑,无线网络覆盖面广,学习者均可免费使用。图书、电子文献等资源都可以随意使用。国内的高校配套设施相比较国外来说要落后一些,再加上学生众多,因而“僧多肉少”的局面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在中外学生的居住环境方面,我国的大学一般都会让留学生单独居住,住宿环境安静舒适;而我国学生人数众多,通常都是统一安排住宿,这样一来学生想要把宿舍当作书房来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宿舍自修习惯就变得很困难。

中外学生课堂表现的差别

中国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往往比较“乖巧”。通常给中国学生上课,只是授课教师在唱“独角戏”,而在给留学生上汉语口语和听力课的时候,尤其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的学生们会比较踊跃,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能够作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

1.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英语教学的时间短,经验不够充分。英语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进到中国的课堂,至今也只有四十多年的教学历史。承担外语教学的教师多数都是在中国院校毕业,知识层次也不尽相同,又一直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教学手段略显呆板,教学氛围仍显凝滞,教师的权威仍显得至高无上。带着师生间的这种“等级”观念,学生不敢也不好意思与教师进行探讨。

(2)考试只要求分数,不需要讨论。参加高考上来的中国学生都知道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可高考时只需要分数,所以不曾练过口语。陕西省为了城市与农村考生之间的起点平等,也取消了高考的英语听力。因此,大多学生都只是会考试不会用英语交流,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上了大学,继续为了考试,疯狂地记单词、背句子。教师也不得不为考试而教学,再加上班级较大很难进行纯英文的讨论活动,只好教师扮演演讲者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

(3)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办教育。学校秉承政府的安排,没有更多的自主办学权,只能认真地遵守规定,难以创新。

2.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由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而决定的。首先以美国的教育为例。第一,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权威性进行质疑的能力;第三,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理的精神。同样,大多数英国大学在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上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输送。此外,英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学习和调查实践,很多课程的导师都会在每堂课前给出相关的阅读书单,让学生提前进行阅读和思考。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讲座课环节和讨论课环节。学生们准备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启发式的讨论模式中,教师仅仅充当参与者的角色,更多的发言和表达机会都留给了学生。德国的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日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的子女凡事要先考虑别人,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要独立,他们还注重“与他人协调”等有关群体教育的内容。日本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很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创新教育。显而易见,中日两国的家长对子女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有着大相径庭的认识。

总之,美英德日国家在教育理念上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看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创新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来说,主观能动性要强一些,所以在课堂中常常是中心。

(2)与对知识与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美英德日等国家无疑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这些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在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上,这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根本上得益于其师资队伍的精干和优良,源于其对职教师资的入职严格把关。为确保师资质量,德国对职教师资实行严格的“入门把关”和“过程控制”。[3]当然,对教育的重视与一国的经济实力也是息息相关的,经济搞上去了,国家有钱了,自然就有资金支持教育的发展。

结论

中外学生在学习状况上有较大差别,这主要表现在学习驱动力、学习目的和学习条件的差异上。总之,国外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上强于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看重的是现存的知识,而国外学生看重的是有没有想法和创意。因此,我国应该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完善和更新,顺应时代潮流,在提高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在结合市场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现实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妙丽:《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年第2期,第46-47页。

[2]彭鹏:《比较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对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价值工程》20xx年第5期,第184-185页。

[3]王寿斌:《职教师资的培养和选拔:美德澳的经验与借鉴》,《教育与职业》20xx年第12期,第106-107页。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的对比作文【四】

对比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东西,它可以告诉你自己的真正定位,可以给你无限压力,同时也可以给你无限的动力。

在记事起,其实大家就都会逐渐开始了对比,只是映射出的大小是不同的。

年幼时我们所比的,是家里所能给予的,譬如说男孩子小时候的一个变形金刚、一辆玩具赛车,女孩子的一条漂亮裙子或是一串精美的手链这样的例子很多,会逐渐蔓延,对比的实物也会随之递增,手机的型号,鞋子的品牌都成了判断高低的一种方向,而这种方向的对比自然是错误的。

真正的对比是要互相之间的刺激而引发的促进,或许未见得是出于最么好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我们掌控的方向一定要正确。

很多时候,自己身边的人是都很优秀的,只是我们内心总是想着否对,因为害怕做出对比,害怕的不够优秀而不愿意暴露缺陷。相反的,如果不是身边的人,譬如说能歌善舞的明星,我们一般不会和那些光鲜亮丽的人作对比,一是他们距离自己太过遥远,二是我们身边的人并不会那他们却作为比较的对象。

最初的对比大概是家长口中的邻居家小孩了。这是个很神奇的称谓,似乎无论如何努力,邻居家的孩子好像总是强我们一头。实际上,这就是家长们为我们构建的对比,有了这样的对比才会给予孩子更加努力的动力和压,当然了,只有长大后的我们才会发现,其实我们本身,也属于邻居家的孩子。只是作为对比的方向各不相同罢了,有的是学习,有的是才艺,有的是懂事儿

随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压力也会改变不少。在学习上,我们不再保留当初的那些积极性,但是却会在另一方面,所增长的却是加倍的——虚荣心。我们的对比不再单纯,更多的是为了展示自己,吸引异性,吸引眼球,吸引家人的称赞。这种虚荣心对我们来讲并不是坏事,它会在人的心里滋生出一颗种子,慢慢发芽成长,当长大之后,代表着我们的目标也随之完成,我们也会是某些人所羡慕的对象。

当然,这些对比所真的并不是单一的个体,每个阶层都是会有的,而生活角落的点滴也是看的见得。垂暮老人一般喜欢享受生活的乐趣与清闲,时常彼此畅聊子女们是否尽孝,孙儿们是否乖巧,是否身子骨硬朗。而壮硕的中年人往往是最为操心的,对比工作的环境,对比工资的高低,对比房子车子。至于孩童学生倒是轻松,无非是对比学习高低,成绩好坏。

早上早餐店谁一家开门是个对比,晚上超市哪家最晚关门也是对比这种无处不在的比较既是一种紧张又是一种动力,让自己身处于带有压力的一种状态而去完成那件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会厌恶对比,会反感,总觉那些是我们不开心的源泉。但是在我看来,那些却又是机会、是挑战、是进步前的一块小石头。与其四处逃避,寻求安慰,倒不如迎难而上,通过努力击倒那些对象,让我们也站在被人所羡慕的视角之内!

此外,对比也成为了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我们不论是在如今的文章里,或是在古代的诗词中,都能够见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比,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也是对比。

总之呢,对比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比在的,包括自己,周边,书中都会涉及,只要你足够细心便可发现。

希望对比后的你,不该是骄傲自满的,不该是垂头丧气的,而应该是迎难而上的!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的对比作文【五】

有人说这部片子剧情太俗套,撞车,失忆,绝症,老掉牙都挤一块儿去了。可是,故事看多了,听多了,就会发现都一个样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们似乎都被一套故事感动过来感动过去,只不过收音机换成了ipod。至此,我觉得这部片子美得太童话。有时侯,我觉得图象会比文字更形象;有时候,我觉得想象会赋予文字生命;有时候,我觉得音乐才最能高高低低地拨动心弦。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觉得什么了。。。

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看之前,我不明所以。过后,我才明白,这种境地是莫大的幸福。在忘记了前生昨日,拥有记忆之前,便能从此活在自己创造的回忆中。

那些雨和天的童话故事,美得像画儿。

有没有发现,他们每次见面都在奔跑,逃离抑或赶路,有时还下雨,却总是手牵着手,还有快要溢出的幸福。

画画的孟思雨,弹吉他打球的叶随天。白纱裙,蓝T恤。误打误撞参加集体婚礼;穿着婚纱西服吃大排档;举着一把大伞去上课;忽悠着一道去刷墙。。。突然间,不知道为什么想到“奋斗”,夏琳说她一直对那个带着米莱每天进行着各种各样奇遇的陆涛很感兴趣。是呀,如果每天都是在一起奇思妙想、光怪陆离。。。

还有那片叶随天坐着弹吉他的草原,那片孟思雨出神画白云的天空。那句奔腾的马群中紧抱时的我爱你。那天晚上的流星雨,他们许下延续,便成永恒。

一切的一切,太不真实了。原来还是现实开得玩笑。

太多太多患绝症的女主角,我独独觉得孟思雨最可怜,她连真实的快乐回忆都还没来得及拥有;却又独独最嫉妒孟思雨,她的童话是真真的从画儿里走出来的。

电影结束时,我的雨和天还在那棵树下相依着坐着,恬静安宁。好想接过那本日记,续写雨和天的爱情故事,直到夕阳黄昏。又觉得,就让他们俩这样闭着眼睛睡着吧,在我的记忆里厮守。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的对比作文【六】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家乡新密也越变越好。

未来新密的房屋是能变形的,能走路的,能飞行的,如果你想让它变成月亮的形状,它会随着房屋的转变,床也随着房屋变成了月亮形了,他的里面有一个高科技的电灯,他是不用你下床去关的,你只要说一个“开”或“关”它就能把灯开开,也能把灯光上。它的床边有一个星形的闹钟,他也像人一样,戴着帽子。你只要说出你几点起床,你按一下它的帽子就行了。他还能让你去你想去的地方,只要一秒钟他就到了。

未来新密的学校是一个珍珠形的,他不会破,在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花、草、树、木,在中间又一座教学楼,在这种环境下,你能不认真学习吗?

未来新密的马路是一条就像北京一样的柏油马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犹如闪光的银河,人们走在柏油马路上,是多么自豪、骄傲啊!

未来新密的车辆是能飞的,是能游泳的,是能攻打敌人的。未来新密的空气是清新甜润的,未来新密的湖水是像珍珠泉一样美丽的,清澈见底的。未来新密的商场是像高楼大厦一样壮观的,而且是全自动的。

92%的人还看了